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某些人之所以不敢动洪秀柱,不是因为她是前主席,也不是因为有谁保护她,而是因为她是以个人名义来看阅兵的。 民进党手里的“尚方宝剑”向来是所谓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里面白纸黑字写着“未经许可不得与大陆党政军合作”。之前他们查办欧阳娜娜等艺人时,就拿这条款当令箭,说艺人转发央视新闻是“配合统战宣传”。 后来连基层里长去大陆参访都被按上“违反反渗透法”的罪名,41人被约谈,家里被翻箱倒柜搜查,搞得台湾基层干部人人自危。可这套到洪秀柱身上突然就失灵了,问题就出在“个人名义”这四个字上。 洪秀柱团队从一开始就把功课做足了。她在出发前就明确表态:“此行只为传承历史真相,只为向英灵致敬。”抵京后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自己是作为“抗战将士后代的代表”出席活动,随行人员里既有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这样的学界人士,也有企业家和普通民众,全程没打任何政党旗号。 这就精准踩中了民进党法规的漏洞——所谓“合作行为”的界定模糊不清,个人参与纪念活动和政党间交流在法律上完全是两码事。台湾法律专家私下里都承认,这种纯民间性质的历史纪念活动,根本套不上“政治合作”的帽子。 更绝的是洪秀柱对细节的把控。她在社交平台发的阅兵观感里,通篇讲的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不能遗忘的历史”,连国民党的名字都没提过。 反观民进党之前查办的案例,要么是艺人明确表态“支持统一”,要么是里长接受了大陆方面的招待,都留下了实实在在的“把柄”。洪秀柱团队就像顶级棋手,每一步都精准避开了法律雷区,让拿着放大镜找茬的民进党只能干瞪眼。有台媒调侃说,陆委会官员怕是把相关法条都翻烂了,最后只能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骂娘。 民进党最忌惮的从来不是单个政治人物,而是洪秀柱身后那股挡不住的民意暖流。台湾《中国时报》当时做的民调显示,62%的台湾民众认为“抗战是两岸共同历史记忆”,超过半数支持“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这种社会共识成了洪秀柱最硬的后台,让民进党不敢轻举妄动。 阅兵当天,台湾网友在社交平台的反应耐人寻味。有人晒出爷爷的抗战勋章照片配文“黄埔军人后代在台湾祝祖国繁荣”,有人留言“身为台湾人,为中国军队骄傲”。 这些自发表达的民族情感,远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有力量。洪秀柱在现场说的那句“从此哪一个国家能够再来欺凌我们炎黄子孙”,更是被两岸网友大量转发,连平时对蓝营有偏见的中间选民都点赞支持。民进党要是这时候跳出来处罚洪秀柱,无异于站到多数民意的对立面。 之前民进党查办里长时已经引发过舆论反噬。台北市议员徐巧芯当时就炮轰“绿能你不能”,讽刺民进党搞双重标准——自己人去大陆经商没事,别人正常参访就扣“渗透”帽子。 这次洪秀柱参加的是纪念抗战胜利这样具有高度正当性的活动,台湾《旺报》社论早就明确说过“九三阅兵,台湾人与有荣焉”。在这种舆论氛围下,民进党哪怕只是放话调查,都可能被骂“数典忘祖”。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触碰这种涉及民族情感的红线,选票会给出最直接的惩罚。 苑举正教授在机场被一句“欢迎回家”感动到哽咽的视频,在台湾网络上流传很广。这位台大教授说要带着父亲的抗战照片参加阅兵,告诉父亲“中国人团结了”。
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某些人之所以不敢动洪秀柱,不是因为她是前主席,也不是因为有谁保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9-14 18:12:03
0
阅读: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