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美国防守了,芯片上甘岭战役开始打响! 9月1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

森森视野 2025-09-15 08:46:42

轮到美国防守了,芯片上甘岭战役开始打响! 9月1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调查,立案号是2025年第27号。公告里点名了两类产品: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到2024年,这两类芯片的进口总量增长了37%,平均价格却下降了近一半。以通用接口芯片为例,2022年每颗均价约3元,到2024年已跌至1.55元;栅极驱动芯片从每颗近4元跌到1.76元,降幅超过50%。 价格下跌的直接后果是:国内相关产业2024年整体亏损,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超过30%。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在申请书中提到,部分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生产线开工率明显下降,行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这些芯片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应用非常广泛,汽车电喷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光伏逆变器等都离不开它们。技术门槛不算高,40纳米及以上成熟工艺就能生产,却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器件。目前,美国几家大型半导体公司在这两类产品上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六成。2024年,中国进口的通用接口芯片中,美系产品占比达到62%,栅极驱动芯片占比58%,相比2022年均有明显上升。 此次反倾销调查的背景,是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涉及部分国产GPU、AI芯片和服务器企业。中国商务部在24小时内发布公告,启动对美相关芯片的反倾销调查,被外界视为一次精准回应。 根据程序,美方企业需在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37天内提交应诉材料,商务部将开展实地调查,并在一年内作出初裁,一年半内作出终裁。参考2014年中国对欧美多晶硅的反倾销案,终裁税率最高达到57%。若此次调查认定存在倾销,美国相关公司可能面临保证金、价格承诺或加征关税等措施,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是一次争取市场空间的窗口期。行业分析认为,如果价格能回升10%以上,国产厂商的盈利能力将显著改善。目前,已有部分下游客户开始加快国产芯片的验证流程,一些厂商的验证周期从原来的近一年缩短至半年左右。券商研报预计,若反倾销措施落地,国产模拟芯片的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15%提升至2026年的25%左右。 这场围绕成熟制程模拟芯片的博弈,既是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一次正面交锋,也为国产替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芯片行业的竞争,最终还是要靠产品性能、产能和供应链稳定性说话。 你怎么看待这次反倾销调查?国产芯片能否借机突围?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08

猜你喜欢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