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在临刑前,却高喊:不公平,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初,湖北黄石市歌舞团的排练厅里,16岁的程春莲正在练习舞蹈基本功。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练功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皮肤白皙,明眸皓齿,笑起来露出整齐的牙齿。 指导老师经常夸她: "这孩子天生就是吃演艺这碗饭的。" 程春莲确实很有天赋。 不到一年时间,她就从伴舞跃升为主演。 每当她登台表演《刘三姐》时,台下总是座无虚席。 观众们被她清脆的歌喉和灵动的舞姿征服,演出结束后总有人捧着鲜花在后台门口等她。 那时的程春莲穿着朴素的演出服,谦逊地给观众签名,脸上总是带着羞涩的笑容。 然而,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生活的窘迫。 虽然小有名气,但歌舞团的工资并不高。 程春莲每个月都要省吃俭用,才能给乡下的父母寄去生活费。 她住在歌舞团分配的宿舍里,房间只有十平米,除了一张床和一个衣柜,再也放不下其他家具。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5年。 在一次商业演出后的庆功宴上,程春莲结识了几位做生意的老板。 他们穿着时髦的西服,手腕上戴着明晃晃的金表,谈论着让人咋舌的生意经。 其中一个做石油生意的老板无意中说: "现在最赚钱的就是搞石油,一进一出就能赚这个数。" 他伸出五个手指,程春莲还以为是指五百,后来才知道是五万。 这句话像种子一样在程春莲心里生根发芽。 她开始留意石油行业的消息,发现确实如那位老板所说,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石油资源十分紧俏。 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通过朋友引荐,认识了渤海石油公司运销科的梁科长。 第一次见面是在武汉的一家高档餐厅。 程春莲特意穿上了最好的一套衣服,还找团里的化妆师帮忙化了妆。 她紧张地握着茶杯,小心翼翼地提出想做石油生意。 出乎意料的是,梁科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早就看过她的演出,是她的戏迷。 生意起步很顺利。 程春莲利用自己在文艺界积累的人脉,很快就打通了各个环节。 她辞去了歌舞团的工作,正式下海经商。 最初只是小打小闹,后来生意越做越大。 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都是各地石油公司来找她要指标的。 程春莲的穿着打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她买了几套昂贵的西装,做了时髦的发型,还配了一副金丝眼镜。 出门谈生意时,她总是拎着真皮公文包,坐着专门租来的轿车。 曾经那个羞涩的歌舞演员,变成了干练的女商人。 但在这光鲜的背后,程春莲开始收受好处费。 起初只是对方硬塞的"辛苦费",后来变成明码标价的"中介费"。 她把赚来的钱存在不同的银行,用不同的名字开户,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 1989年夏天,黄石市检察院收到一封详细的举报信。 办案人员起初很难将信中描述的那个收受巨贿的女商人,与舞台上那个光彩照人的"刘三姐"联系起来。 经过周密调查,检察官们终于掌握了确凿证据。 逮捕行动是在一个清晨进行的。 当办案人员敲开程春莲的公寓门时,她刚刚化好妆,正准备去参加一个商务洽谈。 看到逮捕证时,她手中的粉饼盒"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在审讯室里,程春莲始终认为自己无罪。 她反复强调: "我帮他们搞到急需的石油,解决了生产问题,收点感谢费怎么了?" 她甚至拿出一些企业写给她的感谢信,证明自己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法律是无情的。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程春莲受贿金额特别巨大,判处死刑。 宣判那天,程春莲穿着看守所的号服,听到判决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喃喃自语: "这不公平,我帮了那么多人..." 执行枪决前,程春莲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想再唱一遍《刘三姐》的主题曲。 在刑场上,她轻声唱起熟悉的旋律,歌声依旧清脆动听,但在场的人都沉默不语。 这个曾经闪耀舞台的明星,最终因为贪念走上了不归路。 她的故事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缩影,警示着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守法经营才是正道。 主要信源:(李晶霞主编. 囚牢女罪犯[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4.06: 150.)
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
尔说娱乐
2025-09-15 09:38:30
0
阅读:435
轻烟居士
生在当下就不会死喽,肯定的!
用户10xxx64
她有罪但罪不至死,她只怨生在不该出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