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一女孩抢救路边晕倒老人,可惜老人还是抢救无效离世,不料4天后,女孩发现家属在全城拉横幅找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西安的街头,突然挂起了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寻找西安最美女孩”,横幅旁边还摆放着几张放大的照片,画面里是一个年轻女孩跪在马路上拼命抢救老人。 路过的人停下脚步,有人以为这是一起医闹,有人怀疑是某种广告宣传,还有人小声调侃是不是在搞选秀,可真正的原因,让每个人心里都泛起一股暖流。 时间回到2017年4月18日的清晨,24岁的吴一帆正急匆匆地骑车去上班,快到凤城七路与汉神路十字路口时,她远远看见前方围满了人,正想推车绕过去,她瞥见人群中有一只脚在轻微地抽搐。 心里一紧,她赶紧挤了进去,地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脸色发紫,呼吸已经没有了,自行车倒在一旁,周围人拿着手机拍照或者打电话,却没人敢上前。 吴一帆学过医学,她几乎是本能地跪在了地上,指尖探过颈动脉,没有脉搏,她立即双手交叠压在老人胸口,开始胸外按压,力度和频率都极为标准,仿佛教科书里的动作。 她又低下头,检查口腔,掏出卡住喉咙的食物残渣,然后俯身做人工呼吸,那一刻,地面冰冷粗糙,她的膝盖磨破了皮,白衬衫被汗水和灰尘弄脏,但她的手没有一刻停下。 围观的人渐渐安静下来,有人帮她挽起散落的头发,有人默默数着按压的次数,十几分钟过去,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救护车终于赶到,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担架。 吴一帆站起来,腿还有些发麻,她收拾起包,默默转身离开,她没有留下姓名,也没等结果。 可不久后,她听到老人最终因为窒息时间过长去世的消息,这个结果让她心里满是自责,她觉得自己尽管全力以赴,却还是没能挽回一条生命。 她不知道的是,老人的家属在得知抢救经过后,几乎第一时间就在街头打起横幅寻找她,那一幕震动了整个城市,横幅上不是责问,不是质疑,而是感谢。 三个子女戴着白孝布,手里捧着父亲的遗像,站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他们想找到那个在街头拼尽全力的年轻女孩,对他们来说,父亲虽然走了,但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有人竭尽所能去救,这是最大的安慰。 吴一帆起初并不想露面,她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老人没能活下来,她不配接受感谢。 她的家人劝她不要背负太多压力,她的同事也说救人就是医者的本能,但她依然犹豫不决,直到她看见家属一天天在街头举着横幅,才终于下定决心与他们见面。 见面那天,她低着头走进茶楼,心里忐忑不安,老人家属迎了上来,手里捧着鲜花和一个红包袋,他们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只是反复表达感激,红包袋里是空的,只是象征一份心意。 吴一帆忍不住落泪,她想把红包推回去,嘴里不停说自己尽力了,还是觉得愧疚,老人子女拉住她的手,说她让父亲在最后时刻保有尊严,这份情义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一刻,空气里弥漫着泪水和温情,没有人提责怪的话,只有善意和理解,吴一帆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她明白生命有时太脆弱,但她也知道,自己做对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后来,她被评为“陕西好人”“最美女孩”,媒体报道纷纷涌来,称赞她的勇敢,可她本人始终低调,很少提及这件事,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学习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几年后,她还常常作为志愿者走进社区,为居民讲解急救知识,演示心肺复苏,她说,只要多一个人学会这些技巧,关键时刻就可能多救一条命。 这段经历对老人家属而言,是痛苦中的一丝慰藉;对吴一帆而言,是职业道路上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她没有因为遗憾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医者的初心,那条街头横幅,也成为城市里一段独特的记忆。 很多人常常犹豫,在路上遇到有人摔倒,到底该不该伸手,怕被误会,怕惹麻烦,可吴一帆的行动告诉大家,善意并不会白费,它会以另一种方式被回应,她的勇敢点亮了别人的黑暗,也温暖了整个城市。 四天的时间,见证了一场生命的无奈,也见证了一场善意的接力,老人倒下了,女孩跪下了,城市因此记住了她。 那一条横幅,不仅仅是寻找一个人,更像是提醒每一个路人:当你选择伸手的时候,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信源:华商报——女孩跪地为老人做人工呼吸 家属鞠躬感谢
2017年,西安一女孩抢救路边晕倒老人,可惜老人还是抢救无效离世,不料4天后,女
如梦菲记
2025-09-15 14:40:53
0
阅读: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