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就是这一件事可能让美国全盘皆输。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延续并强化了其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的对华政策。 他试图推动欧盟27国对中国加征最高100%的关税,构建所谓的反华联盟。 这一战略的表面理由是迫使中印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实则试图通过单边霸凌手段重新制定国际合作规则,将地缘政治矛盾强行注入全球经贸体系。 然而特朗普政府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在面临美国关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出口确实有所下降,但整体经济并未崩溃。 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跌33.1%,但中国出口总体仅小幅下降4.4%。 这是因为中国成功实施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加强。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达9753亿美元,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特朗普也没有预见到盟友体系内部的抵抗,欧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德国、荷兰等秉持经贸务实主义的成员国坚决反对为美国利益牺牲自身经济。 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更是直接否决了多项涉华对抗性提案,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从最初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转变为重新评估并考虑取消这些关税。 这种转变源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考量,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反倾销税后,加拿大相关出口额大幅下滑,导致主要产区出现裁员潮。 特朗普政府同样误判了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关键的是,美国约80%的原料药要靠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 国防部报告也指出,在稀土方面中国拥有显著优势,如果供应中断,美国的高端武器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也是特朗普低估的关键因素,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万亿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这种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减少了对出口的依赖,增强了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 特朗普还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虽然理论上美国可以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但现实是重建供应链需要花费10到30年时间。 越南、印度等国家虽然承接了部分订单,但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产业链配套等方面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 即使像苹果、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也公开表示,转移产能成本高昂且工艺标准难以达标。 特朗普的脱钩战略最终可能加速全球贸易体系的多极化进程,美元霸权受到挑战,新兴国家组建本币结算机制,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上的全球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特朗普的脱钩战略不仅未能让中国经济崩溃,反而可能加速美国自身影响力的衰退,这一误判可能成为其政治遗产中最大的败笔之一。 参考资料:周口融媒《PingPong外贸收款:中国外贸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量》
中美关税战半年后,特朗普自己都没想到,中方的反制会这么疼。特朗普拿中国没办法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