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湖北,一老师收到学生送的教师节礼物,她本想拒绝,学生却非让她收下,而当拿在手里时,她就觉得特别沉,处于好奇,便赶紧将包装拆开,谁料竟是一块砖头,旁边还放有一张纸条,而上面的话,让人意想不到! 车窗外,秋阳洒在湖北乡间小路上,张老师揉着疲惫的肩膀,开车往家赶。教师节刚过,她一整天在学校里奔波,代了三节课,还帮同事整理堆积如山的教案。副驾驶座上,一个黑塑料袋包裹的方块物体静静躺着,沉甸甸的压得座椅都微微下陷。 她瞥了一眼,心想这学生塞给她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平时她总婉拒这些,可那小子跑得飞快,硬是让她收下了。好奇心作祟,她伸手抓起它,塑料袋在指尖发出细微的摩擦声,里面似乎有粗糙的纹理。 拆开第一层,黑色的塑料碎成条状散落,她摸到一层硬纸板,包裹得严严实实,像藏着什么秘密。车子颠簸了一下,她稳住方向盘,继续剥开,纸板裂开的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格外刺耳。 终于露出了真身——一块巴掌大的红砖,表面布满细小尘灰,边缘却被磨得光滑圆润,没有一丝尖锐。砖头凉凉的触感传到掌心,她愣住了,这玩意儿从哪儿来的?工地?还是学生家后院?她心跳加速,脑中闪过各种念头,不会是恶作剧吧? 砖旁夹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圆珠笔字迹稚嫩却工整:“张老师,您像这块砖,哪里缺人手就往哪儿搬,性格也硬邦邦的,够坚强。送您砖,天天搬着玩儿,减肥瘦下来,考上大学我送金砖!”她读着读着,嘴角不由自主上扬。 原来是六年级的小明,那小子平时调皮,爱在课间捣鼓手工,上周她还随口抱怨过体重,学生们竟全记在心里。张老师把砖搁在腿上,车内空气仿佛暖和了些,窗外稻田金黄摇曳,像在为这份意外的温暖鼓掌。她忽然想起小明放学后总磨磨蹭蹭,原来是为这礼物忙活。 事情没完。第二天一早,张老师推开办公室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桌上那块砖已被挪到显眼处,旁边多了一只用彩纸折的纸鹤,翅膀微微翘起,仿佛随时要飞。是谁放的?她四下张望,同事小李从门外探头,笑着说班里孩子昨晚商量好的,说要“守护”这宝贝。 张老师坐下,摸着砖头的光滑边缘,回想小明准备的过程——据学校后来的打听,他一周前去附近工地捡了这块砖,放学后躲在爷爷的工具棚,用砂石一点点磨棱角,手指磨出水泡也没停,就怕划伤老师的手。 妈妈知道后慌了神,赶紧发消息道歉,张老师回道:“这比金银还珍贵,我要天天看它提醒自己多运动。” 这份礼物像一股暖流,冲散了张老师内心的疲惫。她平时总觉得自己像陀螺,转个不停:数学课上,学生不会解题,她弯腰指着黑板,一遍遍讲解,直到每个人点头;体育课代班时,操场尘土飞扬,她追着乱跑的孩子,嗓子喊哑了还得笑脸相迎。 减肥的事儿,更是心头刺,她照镜子时总叹气,腰间的赘肉像不听话的学生。可小明的砖头,让她看到自己的另一面——坚强如砖,哪里需要就填补哪里。这不只是调侃,更是孩子眼中的她,观察细致入微。 办公室窗外,树叶沙沙作响,秋风吹来一丝凉意,张老师把砖头擦拭干净,摆在抽屉旁。悬念解开后,她的心却更踏实了。这事儿传开,同事们围上来,有人羡慕,有人笑称“健身砖头天花板”。张老师没多说,只是轻轻一笑,继续批改作业。谁知,这块砖竟成了她减肥的“教练”,每天搬着它做深蹲,体重秤上的数字慢慢往下掉。 教师节,本是普普通通的日子,却因这份真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中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定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教育部组织“最美教师”推选和“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强调教师的奉献如砖石般坚实。 类似故事不止一例,襄阳一校长甚至在校门“截胡”花钱礼物,提醒大家真心胜过物质。专家指出,这种手工礼物虽朴实,却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创意,避免安全隐患如尖角划伤。 网上跟风卖“创意砖”虽被下架,但它提醒我们,尊师重教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近1900万教师支撑教育大国梦,这样的师生情谊,正是铸魂的基石。
万万没想到!湖北,一老师收到学生送的教师节礼物,她本想拒绝,学生却非让她收下,而
静雅蝉鸣扰梦闲
2025-09-15 19:31: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