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日本总务省扔出了一组“炸锅”数据:全国65岁以上老人占到总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9-15 19:32:20

2025年9月14日,日本总务省扔出了一组“炸锅”数据:全国65岁以上老人占到总人口的29.4%,相当于走在街上每遇到3个人,就有近1个是老年人! 与此同时,日本总人口已连续16年萎缩,截至2025年1月1日,不计在日居住的外国人,总人口约为1.2065亿,较上年减少约90.8万,减少幅度创下196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群体却在逆势增长,2024年65岁以上老人已达3625万,比前一年增加2万,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三成,而到2025年这一比例又微升至29.58%。 更严峻的是,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突破2000万大关,这意味着每4个日本人中就有1位需要长期护理。东京大学教授小林直哉的测算显示,到2040年,日本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1.5,相当于两个上班族要养活三个老人。 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养老和护理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数据,2025财年护理行业的人员缺口将达到32万人左右,而到2040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至69万人。 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足使得“老老照护”现象逐渐成为趋势,即年长的老人照顾更年长的亲人,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劳动力市场的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据日媒报道,截至2024年7月,日本全行业有51%的企业认为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甚至有不少企业因“无人可用”而被迫破产。 这种劳动力紧张的局面在年轻人就业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2024年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1%,而2025届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内定率就已达到95.9%。企业积极“抢人”的现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当前劳动力短缺的严峻现状。 劳动力人口的持续减少使得由劳动年龄人口支撑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平均2.1人“抚养”1位老人的局面,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出现比例拉平甚至逆转的情况。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税收锐减,而高龄老人增多带来的照护和医疗保险支付等社会保障费用却在持续增加,日本的社会保障财政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日本政府不得不调整相关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移民政策的转变,从过去的严格控制逐渐走向开放。 据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今年3月报道,截至2023年末,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已经达到近342万人,同比增长10.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持有中长期在留资格的人数达到近313万。 到2025年初,在日居住的外籍人口进一步增加到约367.7万,较前一年增加约35.4万,创下2013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这些外国劳动者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其中中国人最多,其次是越南人和韩国人。 为了吸引更多外国劳动力,日本政府不断优化移民政策,目前已为外国人设定了29种签证,其中24种被允许从事相关劳务工作。近年来,日本先后实施了“高度人才积分制度”“特定技能制度”“特别高度人才制度”等,加大了对高学历外国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高收入外国经营者的政策优惠力度。 2023年11月,日本政府还决定废除已实行超过30年的“技能实习制度”,并用“育成就劳”新制度加以取代,希望为外国人长期在日本务工开辟新道路。这些政策调整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上的迫切心态。 然而,移民政策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迅速,使得这些国家的劳动力需求猛增,这无疑加大了日本在这些国家招收劳工的难度。 此外,尽管日本民众对外国劳动者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据《朝日新闻》2024年4月公布的民意调查报告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赞成在劳动力短缺行业接收外国劳动者,仅有28%表示反对,较2018年的调查结果有明显改善,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职业晋升壁垒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外国劳动者在日本的长期稳定就业和生活。 从地域分布来看,日本的人口问题还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在总人口持续萎缩的大背景下,2025年只有东京都的人口有所增加,增幅也仅为0.13%,其他地区的人口则普遍减少。 这种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使得农村和地方小城市的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地区的年轻人不断流向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导致当地劳动力更加短缺,养老和护理服务的提供也面临更大困难。 随着2025年这一被视为“超老龄化社会”起点的到来,日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转型考验,这不仅关系到每个日本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将对日本的经济活力、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0 阅读:70
流水梦寒月影

流水梦寒月影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