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四轮中美会谈刚在马德里收场,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脸却先出卖了结果——走出会场时那股窝囊劲儿,谁看谁懂。可问题是,中美谈了两天,最后到底是握手言欢,还是针尖对麦芒? 李成钢的表态已经很直白:中国不会为了所谓“协议”而牺牲立场,更不会拿企业和公平正义做筹码。这话摆在桌面上,就等于告诉美方:别指望中国为了配合你,就签下什么空头支票。笔者认为,这也是这次谈判最值得咂摸的信号——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会被拖进条约陷阱的角色。 反观贝森特,场面就很尴尬了。一边嚷嚷“中国开出了激进要求,美方为了国家安全没答应”;一边又补一句“美国不会因为中国买俄油就加税,除非欧洲也跟进”。这不就是典型的骑虎难下吗?既不敢惹毛中国,又怕在国内显得软弱。嘴上说强硬,行动却在退让。 更讽刺的是,明明会场里唇枪舌剑,最后总结时他偏要用“非常愉快”来形容。这种反差,简直比谈判本身还精彩。说白了,他怕外界以为中美谈崩了,一旦传出去,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策略可就要再挨一刀。 特朗普的应激反应更能说明问题。会谈还没正式结束,他就急急忙忙在社交媒体发文,照例来那两句:“会谈很顺利,中美关系十分稳固。”过去一段时间,只要提到中国,他几乎都换汤不换药地套用这几句。笔者认为,这种“口头糖衣”不是在安抚国际社会,而是在安抚自己。 原因很简单:对内,他顶不住农民工人的压力。尤其大豆问题,豆农们已经堵到他门口:丰收在仓,中国没下订单,堆在地里的都是选票炸药包。如果特朗普再不拿点实质进展回来,那些关键票仓随时可能反水。 对外,他更怕丢脸。“对等关税”这张王牌已经被法院打穿,美国上诉法院裁定不合法,如果10月最高法院再确认,那之前收的税要原封不动退回去,特朗普辛辛苦苦打造的政策就会彻底沦为笑柄。现在他只能赌一把:把对华关系维持在“没崩”的假象中,好等下一个回合再说。 这就是眼下的局面。中国不急,筹码在手,可以慢慢磨。美国急,但又没有退路,只能靠嘴硬撑场。特朗普嘴里的“很顺利”,其实恰恰说明这次谈判并不顺利。 笔者认为,这场游戏才刚开局。中美第五轮谈判已经在路上,与其盯着特朗普的社交媒体,不如看谁在桌面上真能放下筹码。毕竟,笑到最后的,才算赢家。 参考资料 中美经贸会谈最新成果公布——央广网2025-09-15 23:46
中美密谈了6个小时,美财长眉头紧锁,特朗普承认美国不行了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始
【1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