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6年前反中乱港分子的幕后金主,竟是个“爱国”商人,他人前自居“爱国华

月鹿简科 2025-09-16 16:27:54

万万没想到,6年前反中乱港分子的幕后金主,竟是个“爱国”商人,他人前自居“爱国华侨”大量赚取中国钱,人后散尽家财支持香港暴乱,搞得国内乌烟瘴气,活生生一个“两面派”……

有些人活的是两面人生,但李亨利这种,算是把双面间谍的戏码演到了极致。

他精心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壳,可谁能想到,一个被看作是“改革开放受益者”的大老板,背地里竟是乱港分子的头号金主。

故事得从他的身份魔术说起。在国内,他叫李亨利,原名李沪祥,一个1955年生于上海的“爱国华侨”。他顶着这个光环,享受着侨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公司规模动辄上亿。

在公开场合,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慈善家,修桥铺路,慷慨解囊。面对媒体,他总爱大谈特谈“中国发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与国家共同成长的成功典范。

这套操作,让他赚足了名声和财富。

可私底下,他早就悄悄加入了伯利兹国籍,还严令家人必须对此事守口如瓶。在某些需要和境外反华势力勾兑的场合,他甚至会摇身一变,冒充美籍华人。

这双重身份就是他的护身符,一面在国内捞金,另一面在国外为自己的阴谋活动提供掩护。

他赚来的钱,并没有像他口中说的那样回馈社会,而是变成了一股股攻击中国的黑色暗流。他把从中国市场和银行骗贷得来的钱,通过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转移出去。

他让公司员工分批次跑到境外,利用每人每年5000美元的换汇上限,像蚂蚁搬家一样,把巨额资金化整为零地偷运出境。这些钱,从2009年开始,就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境外的反华分子。

2019 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在那段特殊时期,他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与一名杨姓同伙狼狈为奸,二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资金供给,另一人则负责具体操作执行。

就在这一年里,高达数千万的款项被暗中转移至香港某些支持乱港活动的账户之中,这些资金如同滋养罪恶的养分,持续不断地为那些暴徒的行径提供着“动力支撑”。

他为什么这么恨自己的祖国?这股怨气,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他家境优渥,祖辈经商,父亲是大学教授,从小就受海外亲戚影响,对国外充满了向往。

80年代,他因为出入“高端娱乐场所”被抓,判了半年刑,这段经历让他对体制产生了极大的怨恨。

这种源于个人的愤懑与仇视情绪,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被他逐步演化并构建成了一套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反华思想体系。

他不仅自己想,还试图给公司高管洗脑。一份标题为“跨国协作·抹黑中国宣传方案”的演示文稿在公司内部悄然传播,此举昭示其反华思维已形成系统化、可操作化的行动纲领。

他不再满足于只当一个幕后金主。他打着“境外考察”的幌子,亲自飞到欧美与反华头目会面,甚至深度参与到外国政客炮制的涉华议案讨论中。

他提出的那些阴险建议,最后竟被直接写进了针对香港的制裁法案里,从一个“金主”彻底黑化成了“军师”。

然而,再精密的骗局也有被戳穿的一天。2019年夏天,国家安全机关注意到了一笔笔不寻常的资金流动,顺藤摸瓜,经过几个月的缜密调查,李亨利的画皮被彻底撕下。

他的倒台,几乎是注定的。异常的资金流向暴露了他,而他那个犯罪团伙内部,也因为分赃不均和路线分歧闹起了内讧。

国际刑警盯上了他的跨国账户,连伯利兹政府都发通报,暗示他的护照来路不正。多米诺骨牌,就这么倒了。

2019年11月,李亨利在广州被捕。2021年,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后宣判,一名涉案人员因实施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的行为,被依法判处十一年有期徒刑。

面对铁证如山、环环相扣的完整证据体系,他已没有任何狡辩或否认的余地。

李亨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靠着国家的红利发家致富,却在暗地里挖国家的墙脚,这种“双面人”的游戏,终究玩不长久。

金钱,永远买不到凌驾于国家安全之上的特权。

0 阅读:40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