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次在大同身上,真是下了血本。 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当年开工当年招生,这速度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盖楼。 这是要把一个“煤都”,硬生生掰成一个“智城”。 很多人看不懂,为啥非得是大同?看看地图就明白了,大同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节点,气候和能源优势让阿里、百度的数据中心早就扎堆过来了。这些企业最缺什么?就是懂大数据、软件工程的人才。 所以你看,新校区开设的专业,完全是为这些新饭碗量身定做的。政府把学校建好,大学直接“拎包入住”,学生一毕业,出门右转就是大厂,一条龙服务安排得明明白白。这已经不是单个学校的事,太原理工大学的现代产业学院也落地了,一个大学城的生态正在形成。 当然,楼好盖,人难请。想留住好老师和优秀毕业生,光有高额安家费和科研资金还不够。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环境,才是真正能拴住人心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盘棋下得很大,是在用教育给整个城市的产业升级换血。 敢这么玩,本身就是一种魄力。
别笑,她是研究生。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