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明朝守卫北方长城的士兵,日常竟然靠啃带着孔洞的烧饼填肚子,想吃口肉更是难如登天。这不是暂时的断粮,而是明朝中后期边军的常态。看似只是吃饭问题,最后却慢慢拖垮了大明的北方防线。 其实明朝初年,边军根本不愁吃。朝廷搞了个“屯田制度”,让士兵三分时间守城、七分时间种地,还给每家士兵分50亩地、配耕牛和水车,相当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据记载,当时屯田一年能收2300万石粮食,九边军队80%的粮食都来自这里,根本不用朝廷额外操心,战斗力自然有保障。 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好日子就没了。关键问题出在土地被抢——从嘉靖年间开始,皇亲国戚、军队将领把士兵的屯田占为己有,原本种地的士兵反而成了给豪强打工的佃农,谁还愿意好好种地?数据一下就掉下来了:以前一亩地能收1.2石粮,到万历年间只剩0.3石;九边屯田一年的收入,从400万石暴跌到不足50万石,自己种的粮连20%都不够,只能全靠朝廷接济。 但朝廷的粮食根本不够分。按账面算,九边有60万士兵,每人每月得吃1石粮(约94公斤),一年光吃饭就需要720万石。虽说实际士兵可能少30%,但空额的粮饷照样被人领走,朝廷的压力一点没减。哪怕从民间收粮、从京城调粮,最后还是差着60-120万石,士兵长期吃不饱,身体根本扛不住。 更严重的是,粮食危机还引发了更大的乱子。万历四十六年,辽东士兵因为34个月没拿到粮饷,直接闹了兵变;九边一年的粮食开销,折成银子要500万两,占了朝廷国库收入的60%,财政被拖得濒临崩溃。有记载说,甘肃的士兵每天只能吃0.8升粮,连生存线都没到,最后只能拿着武器去抢粮。后来万历年间打朝鲜,九边临时增兵到80万,一年耗粮突破1200万石,直接把国库存粮掏空了——粮食没了,再坚固的长城,也挡不住王朝的衰落。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期待你的高见。
多铎与豪格关系很好,多铎还拥戴豪格继位,可惜豪格不争气。历史上,多铎、豪格经常并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