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没有盛世?原来永乐年间的百姓生活得这么惨。如果要提及到中国古代盛世辉煌的

白翠评历史 2025-09-17 13:44:52

明朝为何没有盛世?原来永乐年间的百姓生活得这么惨。如果要提及到中国古代盛世辉煌的时期,大多数人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唐代。大唐盛世时,万朝来邦,那时候的中国当得起盛世二字。 其实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绝大多数朝代都曾经有过辉煌鼎盛的时期,即便是到最后的清朝,也还是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但有一个朝代是例外,就是明朝。提到明朝,多数人总是先想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惨烈画面,皇族贵族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在当年又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呢? 一、像滑滑梯一样的明朝发展 历史学上认为明朝五龙开局,开局即是巅峰。严格意义上来说,明朝不是没有盛世,而是开端即是巅峰,此后就一路在下滑。 有人形容明朝的发展历史就像是滑滑梯,五龙开局是明成祖明惠宗明太祖和明仁宗以及明宣宗这五个皇帝,确实让大明迅速登顶,有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但是从那之后就开始出现了缓慢滑落的情况。 到明穆宗时期,整个明朝一落千丈,之后满清入关,明朝彻底走向衰败。清朝建立以后,喊了几百年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明朝初期的前5位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推动实行的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为初期明朝稳固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朱棣时期,建设了紫禁城天坛,让北京这个地方成为首都。不仅如此,还继续推行实行仁政,减轻赋税,社会经济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缓解改善的。 但所谓五龙开局最令人惋惜的就是,每一任皇帝都命不长,而且所推行的这些仁政,无论是科举还是鼓励农业经济,都是需要长时间推行才有反馈结果的,还没等到正面结果反馈,明朝就已经开始走向衰亡了。 二、土木堡之变 以朱元璋为开端兴起的明朝在辉煌时刻,只是持续时间太短,到了土木之变,也就是明朝正统14年,明英宗进行第4次北伐爆发了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国运就开始下滑了。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对于郭靖杨康这两个人一定不会陌生,而这两个人物的名字,正是起源于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有多惨烈无需多加赘述,而土木堡之变这一段不太被多数人所熟知的明朝历史,完全可以称之为是靖康之耻2.0版本。 在这一次的变革混乱当中,英宗朱祁镇因为自己个人好大喜功,胡乱指挥。和瓦剌军队进行正面对抗,结果输得一败涂地。 之后朱祁镇被游牧民族生擒,皇帝被擒,在封建时代,无论是哪一个年代都是骇人听闻的。这对整个皇室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除了皇帝被擒随驾的有66名大臣也都战死了,不仅如此,整个首都三大营将近50万军队几乎是全军覆灭,面子里子全都受到重创。 皇室作为封建时代最后的体面,遭受如此奇耻大辱,很快就失去了民心,而与此同时因为这一切变革,边境地区以蒙古为首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也为后续清兵入关埋下了隐患。 尽管后来因为南宫复辟,朱祁镇又重新回归了皇位,但是因为这一起事件他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作为皇帝最起码的体面与尊严。 作为皇帝,他没有承担起这个国家的重任,在政治表现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为国为民的体现,反而还让国家受到如此屈辱,之后走向衰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多方影响 明朝初期时,几个皇帝推行鼓励农业生产但受到土木堡之变的影响,到后期时国家经济政治一塌糊涂,为了能够让国库有运行的基本开始加大税收。 到永乐年间,百姓已经完全吃不上饭,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缴纳高额的税收,在此情况下只能选择发动频繁的农民起义。 再加上土木堡之变,皇室受辱,游牧民族开始慢慢崛起,到后期边防越来越松弛,大明的军队也因为这场战变军心溃散,战斗力严重下降。 再加上后期众所周知的明朝文官内部问题,政治腐败越来越严重,也就使得明朝在非常短暂的繁荣之后,迅速走向衰败。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边防的问题,明朝最终走向全面覆灭,正是因为内部斗争不断,外部边防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最后才会导致满清的崛起。 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明朝不是没有辉煌的时刻,只是辉煌时刻太短。还没等到打开盛世的局面,就迎来了朱祁镇这位皇帝,将明朝推向万劫不复之路。 参考资料: 《明史》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白翠评历史

白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