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政治履历丰富且动荡,他历任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王公(1

历史解码局 2025-09-17 15:32:00

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政治履历丰富且动荡,他历任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王公(1073年~1076年)、特穆塔拉干王公(1083年~1094年)、切尔尼戈夫王公(1094年~1096年)及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王公(1097年~1115年)。在以上的这些职位的更迭中,他始终围绕着权力的核心展开行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与“基督罗斯中兴之主”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长期较量——二人堪称一生之敌。尽管他们是宿敌,他与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早年也曾有过合作。他们曾联合波兰联军大败神圣罗马帝国。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正陷入与教皇的权力斗争,甚至攻入罗马谋求废立教皇,后来又遭到儿子亨利五世叛乱,内外交困的局面或许为罗斯联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但权力的分歧终究让二人走向对立。当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在基辅迎立堂兄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为基辅大公时,他的权力之路遭遇重大挫折。 因此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在战败后失去了领地,一度前往拜占庭居住4年,最终在拜占庭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罗斯。可是这段流亡经历并未消磨他的斗志,反而让他更坚定了夺回权力的决心。回到罗斯后,他与罗斯东南方的波罗维茨人结盟,曾一度大败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甚至火烧切尔尼戈夫城。不过,他在胜利时却选择放走了城中的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他的这一举动既显露出政治博弈中的复杂考量,也为后续的纷争埋下伏笔。 因此到了后来,在穆罗姆的作战中,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打死了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儿子伊兹雅斯拉夫,以至于双方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但他最终还是在此战中被击败。值得一提的是,与他合作的波罗维茨人颇具战力,其首领阿尔图诺帕据说于1099年带领300骑兵就击败了匈牙利十万大军。 然而,政治与军事的联盟往往脆弱不堪,晚年的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选择出兵讨伐曾经的盟友波罗维茨人,这或许是基于罗斯内部局势的变化与自身利益的重新权衡。 1115年,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走完了他充满纷争与权谋的一生。他的存在,折射出当时古罗斯诸多城邦割据、权力更迭频繁的复杂政治生态。同时他与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长期对抗,既是个人野心的角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罗斯的政治格局,使得他成为那段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古罗斯政治人物#

0 阅读:0
历史解码局

历史解码局

解码历史密码,探寻真相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