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洲犹太人踏上新大陆之前,他们就怀揣着自由平等的梦想,因此一来到美国,许多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实现生活方式的“美国化”。19世纪末期,几乎所有犹太领袖都鼓励新移民采用新大陆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美国人,无论在会堂里还是大街上”成为最时髦的话语,犹太教改革派领袖怀斯甚至提出要为美国犹太人制定一套美国式的宗教礼仪及规范,他指出:“我们首先是美国人,然后是犹太人……我是一个忠实的公民,因为我的国家并不妨碍我根据自己的信仰而成为一个犹太人”。在美国,不仅是改革派犹太人,保守派、正统派犹太人也都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美国文化。 除了思想家的引导之外,新移民们一踏上美国大陆,从老移民那里得到的经验之谈也往往是——“像美国人那样生活”。在当时的纽约犹太社会中,人们最容易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以我们为榜样”。正是在纽约社团的影响之下,移民们急于仿效美国文化及美国生活方式,“如果愿意的话,新移民会很快美国化,并且绝大多数都愿意如此”。为了尽快使自己成为一个美国人,学英语、穿西装等成为犹太青年最喜爱的生活方式。 美国犹太人热情地迎接欧洲新移民 进入20世纪后,大多数犹太人逐渐地适应了美国社会,同化的步伐更是大大加快。许多犹太会堂的礼仪已经非常的世俗化,英语布道也非常普遍,会堂逐渐由宗教场所变为了社会、道德教育场地。由于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到20年代,意第绪语的出版物减少了一半,一些意第绪语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剧院等也倍受冷落。 犹太人融入美国的过程就是同化于美国文化的过程,也是许多犹太人丧失民族认同感的过程,即由原来的美国犹太人转变为犹裔美国人。美国犹太人的同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宗教意识的淡化和异族通婚的加剧。 1920年的一张意第绪语节目单 据学者弥尔顿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有20%的美国犹太人虔诚信仰宗教,正常参加会堂的礼拜仪式;40%的犹太人只在犹太节日时参与会堂活动,并以此作为犹太身份的象征;30%的犹太人对宗教礼仪持无所谓的态度;10%的犹太人不信仰宗教。到20世纪末,美国犹太青年中已有一半左右的人公开宣称不信仰犹太教,他们大多接受的是纯粹美国式的西方教育。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是犹太人,仅仅因为出身于犹太家庭或者习惯于某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并非一定要严格遵守犹太教的清规戒律。他们声称:“我们是犹太人,但我们首先是美国人,美国是我们的祖国。”对美国文化的认可改变了犹太人的行为模式。
当欧洲犹太人踏上新大陆之前,他们就怀揣着自由平等的梦想,因此一来到美国,许多人迫
历史并不说事
2025-09-18 06:42: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