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3岁男孩,搬回家一个“小棺材”,母亲大怒不吉利,几天后却惊动了文物部门! 1972年开春,山东滨州惠民县归化镇的小学里热闹得很。三月里春寒还没褪尽,学校组织师生去后山植树,说是为大地添点绿,孩子们听了都蹦跶着往操场跑。 小龙和小满打小就玩得好,这俩皮小子扛着锄头走在队伍最前头,眼睛直往地上瞄,老师说要比谁挖的树坑又快又齐整,他俩早憋着股劲儿了。 到了地头,俩人抄起锄头就刨,土块翻起来沾在裤腿上也不管,不一会儿就挖出三个齐溜溜的树坑,排得跟小士兵似的。小龙拍着沾泥的手直乐:"咱这坑,保准比旁人挖得周正!" 正得意呢,俩人扛着锄头往前挪,到了第四个树坑的位置。 小龙抡起锄头刚要砸,胳膊腕子突然"麻"了一下,锄头像是碰着了硬家伙。"奇了怪了,莫不是砸着石头了?"他把锄头往旁边挪了挪,又使劲一刨,这次震得虎口发疼,连脑袋都跟着嗡嗡响。 小满凑过来试了试,结果跟小龙一个样,俩孩子面面相觑,心里直犯嘀咕。 "许是底下埋着啥宝贝?"小龙蹲在地上扒拉土,小满捏着衣角站在边上直搓手。这时候日头已经爬到头顶,其他同学早干完活去别处了,山风裹着土腥味吹过来,俩孩子的后脖颈子直发凉。 "要不...再挖两下?"小龙抹了把脸上的汗,锄头尖儿小心翼翼地碰着土层。小满咬着嘴唇点点头,俩人手心里全是汗,一点一点往下抠。 挖了快半尺深,土里露出块青灰色的石头。小龙用袖子擦了擦,石头上竟刻着些弯弯曲曲的花纹,跟家里老辈人供的香炉底下的纹路有点像。 "这是...棺材?"小满突然往后退了两步,声音都抖了,"我听奶奶说过,坟头里的棺材刻着怪花纹,是镇邪的!" 小龙却不害怕,凑近些看了又看:"咱村王爷爷的棺材也是方的,跟你说的怪花纹不一样。"说着他挽起袖子,"来,咱把它挖出来看看。" 俩孩子挖得更小心了,指甲缝里全是泥,额头上的汗滴吧嗒吧嗒掉在土上。 等棺材全露出来,小龙倒吸了口凉气,这哪是普通棺材?石头打制的棺身只有半人高,四周刻着莲花瓣似的花纹,棺盖边缘还雕着小佛像,看着比村里老人说的"老物件"金贵多了。 小满拽着小龙的衣角直晃:"咱快走吧,这是人家上辈子的东西,拿了要遭报应的!"小龙却把袖子往上一卷:"怕啥?咱又没偷没抢,就是挖着玩的。" 就这么着,小龙在前头抬棺材头,小满在后头托棺材尾,俩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走。 山路坑洼,棺材蹭着石头"吱呀"响,小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小龙倒跟捡了玩具似的,嘴里还念叨:"这棺材比我爷爷的小多了,我爷爷那口能装下俩我!" 到了家门口,小龙他娘正蹲在院门口择菜,抬头看见儿子浑身是土,身后还跟着口青石头棺材,手里的菜篮子"啪嗒"掉在地上。 "我的老天爷!"她颤巍巍站起来,指着棺材直跺脚,"你从哪儿弄这玩意儿回来?这是犯忌讳的! 赶紧给人家送回去!"小龙挠着头笑:"娘,这是我和小满在后山挖的,说不定里头有宝贝呢!"他娘气得直喘粗气,抄起扫帚就要打:"作孽哟!赶紧给我弄走,要招祸的!" 小龙他娘越想越慌,赶紧跑到村部找村长。村长老周听完事儿,鞋都没顾上脱就往小龙家跑。 到了院里,他绕着棺材转了三圈,摸着棺盖上的花纹直咂嘴:"这花纹...咋跟我在县里博物馆见过的老物件差不多?"他赶紧往县里打电话,说后山挖出个带花纹的石头棺材。 没一会儿,县文物局的人就开着车来了,还带着个戴眼镜的老先生。 老先生蹲在棺材前,拿小刷子轻轻刷去浮土,边看边点头:"这可是唐代的舍利石棺,刻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咱们这儿好些年没出过这么完整的唐代石棺了。" 他又让人打开棺盖,里头铺着丝织品,整整齐齐放着几颗米粒大的珠子,泛着温润的光。"这是佛骨舍利,稀罕物。"老先生说,"俩孩子发现这棺材,是给国家做了大贡献。" 后来文物局的人说,这口石棺对研究唐代的佛教文化和雕刻工艺特别重要,得好好保护。 为了感谢俩孩子,特意给小龙和小满每人发了张"奖状",还有一百块钱。 那时候的一百块钱可金贵,够买半车煤球,或者给全家做身新衣裳。小龙他娘捧着钱直抹眼泪:"我就说这孩子不是故意的,到底没闯大祸。" 现在想想,要不是俩孩子那天挖树坑时多留了份心,这口珍贵的石棺还不知道要在地下埋多久。 小龙后来总跟他儿子说:"那会儿就觉着新鲜,谁能想到挖着挖着就成了为国家做事?"小满现在上了年纪,逢人就念叨:"那棺材上的花纹,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职场人的成熟,是从不咬边,认清自己的位置开始的[捂脸哭]公司研发部一小伙亲姥爷去世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