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新加坡和越南同时宣布,签署了碳信用实施协议。 新加坡总理公署突然发布公报:两国正式签署《碳信用实施协议》。这份被外媒称为"绿色货币战争导火索"的文件,藏着令人震惊的博弈逻辑。 新加坡与越南此次签署的协议,核心就是明确双方在碳信用的核算标准、交易规则以及跨境互认等方面的合作框架。这意味着,越南境内符合标准的减排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未来可进入新加坡市场进行交易,为越南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帮助新加坡更快达成自身的碳中和目标。 从两国的合作背景来看,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金融和贸易中心,早就在碳市场布局上动作频频。此前,新加坡已推出国内碳信用交易平台,并与多个国家探讨跨境碳信用合作,试图打造区域碳交易枢纽。 而越南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潜在的减排项目,比如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开发等,但受限于技术和市场渠道,这些项目产生的碳信用难以有效转化为经济价值。此次与新加坡合作,恰好能弥补越南在碳市场运营和国际对接上的短板。 协议签署前,两国相关部门已进行了近一年的磋商。期间,双方重点围绕碳信用的核算方法展开讨论, 新加坡倾向于采用国际通用的严格核算标准,以确保碳信用的公信力;越南则希望在标准制定中兼顾本国实际情况,降低减排项目的参与门槛。 最终达成的协议中,双方约定采用 “基础标准 + 补充细则” 的模式,既遵循国际主流核算框架,又为越南本土减排项目保留一定的灵活调整空间。 外媒关注的 “绿色货币战争” 说法,主要源于碳信用背后的经济价值和规则主导权争夺。当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碳信用标准和交易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动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试图在未来的全球碳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新加坡与越南的合作,被视为东南亚区域内碳信用规则整合的重要一步,可能会影响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碳市场选择,进而对全球碳市场格局产生连锁反应。有分析认为,这份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东南亚国家开始主动构建区域内的碳信用合作网络,以应对欧美等地区可能出台的 “碳关税” 等政策。 协议落地后,两国已确定首批合作的减排项目清单。越南将优先推动南部沿海地区的风电项目和中部的林业碳汇项目参与碳信用开发,新加坡则负责为这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服务。 除了碳信用交易本身,两国还计划在绿色技术领域展开配套合作。新加坡将向越南分享碳核算技术和碳管理经验,帮助越南培养专业的碳市场人才。 越南则承诺在合作项目中优先采用新加坡的绿色技术解决方案,比如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监测设备、碳足迹追踪软件等。这种 “碳信用 + 技术合作” 的模式,被视为双方深化绿色合作的重要方向。 新加坡与越南的这次合作,已为东南亚区域碳市场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样本,其后续实施效果,或将影响整个地区的绿色转型进程。
9月16日,新加坡和越南同时宣布,签署了碳信用实施协议。 新加坡总理公署突然发
百日依山尽
2025-09-18 15:29:09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