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流行抱团取暖,但结局总是一地鸡毛! ………………………………………….. 在

先涂寻宝 2025-09-18 15:37:05

A股流行抱团取暖,但结局总是一地鸡毛! ………………………………………….. 在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中,“抱团取暖”是一个反复出现的现象。每当市场处于特定阶段,资金就会蜂拥而入,集中追捧某些热门板块或个股,营造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回顾历史,这种抱团行为往往以悲剧收场,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投资者的悔恨。从曾经的金融地产、消费医药,到如今的科技股,无一例外。 以2007 - 2009年的金融地产板块为例,当时公募基金在金融地产板块的仓位高达48% ,银行板块上涨174%,非银金融暴涨300%。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瞬间刺破了这个泡沫,板块暴跌72%。上证50指数从4772点跌至1771点,跌幅63%,此后多年都未能重回巅峰。 再看2013 - 2015年的TMT板块,配置比例从7.4%猛增至24.4%,创业板指在两年内从585点狂飙至4038点,涨幅接近7倍。但股灾之后,创业板指暴跌56%,众多明星股如乐视、暴风等纷纷退市,成为了市场的“弃儿”。 2020 - 2022年,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抱团达到极致。各路机构纷纷吹捧,各行业“茅”被奉为圭臬,估值突破历史极值,部分赛道龙头的市盈率甚至被炒至百倍以上。但随着流动性收紧与增长预期回落,抱团迅速瓦解,“茅指数”大幅回撤,众多明星股股价腰斩甚至膝斩。 如今,科技股成为了抱团的新宠。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AI算力概念股被资金疯狂追捧,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 这种上涨往往缺乏基本面的支撑,更多是市场情绪和资金推动的结果。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或抱团资金出现松动,集中的获利兑现行为将迅速引发股价的大幅下跌,对股价造成剧烈冲击。 ………………………………….. 为什么A股市场的抱团行为总是以悲剧收场? 首先,过度抱团可能放大投资风险。在抱团初期,资金的持续涌入推高相关股票价格,形成一种强者恒强的走势。但过度的上涨却透支了未来的业绩增长,当市场情绪逆转,股价必然会大幅回调。 其次,抱团造成其他优质股的“错杀”。资金过度集中在少数热门板块,使得其他优质股缺乏关注,估值被低估。最后,在基金过度抱团、高度集中的持股结构下,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决策相互影响,甚至可能形成某种默契或利益寻租,这无疑增加了市场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在参与市场时,要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避免在抱团高峰期追高买入。同时,要合理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股票或板块带来的风险。 A股市场的抱团取暖现象虽然看似诱人,但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历史已经多次证明,这种行为最终的结局都是一地鸡毛。 投资者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理性看待市场热点,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先涂寻宝

先涂寻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