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战更致命!美国突袭全球港口,英媒:美国要肢解中国布局 今年3月,香港的CK Hutchison控股宣布一笔大交易:把旗下43个港口的80%股权,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个以黑石集团为首的美国财团。这些港口散布在23个国家,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巴尔港,到欧洲的费利克斯托港,再到拉美的几个战略要地,吞吐量加起来每年过亿吨。CK Hutchison是李嘉诚一手打造的帝国,港口业务一直是它的现金牛,这笔买卖本该是正常的企业优化,可一曝光,就被北京那边点名批评,说这是“跪舔美国霸权”。中国官方媒体直言,这交易不纯商业,背后有地缘政治的影子,目的是让美国插手“一带一路”的命脉。 芯片战顶多卡住高端制造的脖子,但港口是贸易的咽喉。美国的算盘打得精:控制了这些节点,就能随时调整货物流向,抬高中国企业的成本,甚至在谈判桌上多张一张牌。路透社在7月的一篇报道里就点破了,特朗普政府正推动一项“海上使命”,目标直指中国在全球的港口网络。华盛顿不光靠并购,还在国会层面加码,比如USTR的301调查报告,点名中国补贴扭曲了港口市场。但中资船只在美国港停靠,得额外掏150万美元的“安全费”,这钱不是小数目,一艘货轮跑一趟就够呛。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虽没崩,但物流成本涨了15%,不少中小企业主直呼扛不住,转而绕道东南亚或欧洲中转。 英媒不像美国媒体那么直球喊“反华”,但字里行间透着对华盛顿野心的警惕。BBC在4月的一篇分析里提到,美国这波操作是贸易战的延伸,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从10%加到34%,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直降20%。可中国没坐以待毙,转而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比如秘鲁的钱凯港扩建,投资上亿美元,绕开北美直达南美。卫报7月的报道更狠,说美国想通过港口垄断,逼中国在芬太尼和知识产权上让步。想想那些在港口码头干活的工人,换个老板,工资单上多出几行条款,生活节奏就得跟着变。 特朗普早在第一任期,就签过行政令,限制外资对美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现在反过来用在海外。2025年3月的CSIS报告指出,黑石收购后,巴拿马港口的管理层换了血,美国顾问进驻,监控中国货轮的进出数据。这不光是商业,还带点情报味儿。彭博社6月采访的业内人士说,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正谈加入买家团,注入资金换股权,试图稀释美国影响力。CK Hutchison7月28日正式表态,要邀“重大中国投资者”入伙,Cosco就是热门人选。 世界银行的2025年中报显示,全球海运贸易量因港口摩擦缩水5%,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增速放缓0.8%。可中国韧性强,稀土和电动车出口逆势涨30%,船厂订单占全球60%。江南造船厂今年上半年交付的LNG tanker就多出20艘,绕开美港直奔欧洲。特朗普团队内部也闹心,国会听证会上,议员们吵翻天:加费伤了美国农民的出口,玉米和大豆堆仓库里发霉。J.P. Morgan的分析说,特朗普的10%全球关税虽暂缓,但对华34%的“互惠”关税已生效,推高了本土物价3%。 美国的港口突袭是多管齐下:并购是明面儿,关税是暗箭,盟友拉拢是后手。韩国三星重工7月签了50亿美金的美厂协议,蔚山船厂的分厂落地弗吉尼亚,名义上是重振美国海军,实则是分流中国订单。日本三菱重工也松口,接了维修单子,东京湾的产能曲线往美倾斜。这链条一拉,中国造船业虽稳,但全球份额的压力山大。路透社9月的报道(虽是预览,但基于8月数据)指出,美国的“海上使命”已覆盖拉美和欧洲,欧盟布鲁塞尔开了几次会,审查中资港口的投资审查。结果呢?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审查卡了半年,吞吐量掉5%。 可美国也不是铁板一块。东亚论坛8月的文章说,特朗普2.0的保护主义撕裂了供应链,效率换成碎片化,成本高了20%。中国出口虽对美下滑,但对东盟和拉美涨了25%,贸易顺差创纪录。UPS的报告直指,2025年8月1日的关税延期,让美国进口商松口气,但长远看,绕道越南的货运费贵了15%。 总的来说,这场港口战比芯片战致命在哪儿?芯片是未来的赌注,港口是眼下的饭碗。英媒的洞见在于,他们看到华盛顿的野心不光是经济,还夹杂着战略围堵。可现实是,全球贸易的网太密,一扯就疼大家。
比芯片战更致命!美国突袭全球港口,英媒:美国要肢解中国布局 今年3月,香港的C
杰彦评娱乐
2025-09-19 14:26: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