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大财神孔祥熙病重。临终前,他握着妻子宋蔼龄的手,说:“我们孔家富可敌国,却没有后人,真是可悲啊!我们有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宋蔼龄一听,一下子就哭了了出来。 这对曾经叱咤风云的夫妇,身后留下的不仅是数不尽的财富,还有一个几乎无后的家族。孔祥熙和宋蔼龄一生育有两子两女,表面上看儿女双全,但最终只有一个小孙子延续香火。 更让孔祥熙难以接受的是,这个孙子是个混血儿,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孔圣人的血脉至此“断绝”了。 孔祥熙出身山西太谷县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小时候体弱多病,曾因一场大病被教会医院救回性命,从此对西方文化产生兴趣。 他后来赴美留学,拿到矿物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本想“教育救国”,但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轨迹,转而投身商界,靠垄断山西煤油生意成为当地首富。 1914年,孔祥熙与宋蔼龄在日本结婚,这桩婚姻被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强强联合”的利益结合。 凭借宋家的政治资源,孔祥熙迅速攀附上蒋介石政权,从财政部长做到行政院长,成为民国四大家族的核心人物。 抗战期间,他掌控国家经济命脉,一边为前线筹款,一边被指控借机大发国难财,1944年的“美金公债案”成为他的滑铁卢,最终被迫辞职,举家迁往美国。 孔祥熙的财富积累惊人,他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国债操作、外汇套利、垄断专营等方式敛财,还操控中央银行,直接从国库拿钱。 美国联邦调查局曾调查孔宋家族在美财产,估计其资产相当于今天的数十亿美元,包括纽约曼哈顿的多处房产、德州的石油投资、公司股票和大量珍贵艺术品珠宝。 尽管积累如此财富,孔祥熙晚年最担心的却是家族传承问题。他和宋蔼龄的四个子女,因自幼娇生惯养,个个性格骄纵,婚姻状况更是一团糟。 长女孔令仪1915年出生,是孔祥熙最宠爱的孩子。她曾拒绝家族安排的多桩政治联姻,包括与卫立煌将军和蒋介石爱将胡宗南的婚事。 后来她爱上穷小子陈纪恩,不顾父母反对与之结婚,但丈夫在得到银行高管职位后出轨,两人最终离婚。孔令仪曾怀孕但不幸流产,此后终身未育。 长子孔令侃1916年出生,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他从政经商都靠家族关系,曾因1948年蒋经国“上海打虎”查封他的公司而引发风波,最终在宋美龄干预下不了了之。 他的婚姻更加荒唐,先是追求舅舅宋子文的小姨子,声称要“和舅舅平起平坐”。后来爱上比他大17岁的有夫之妇白兰花,不顾家族反对在香港与她结婚。因白兰花年纪已大,两人一生无子。 次女孔令伟1919年出生,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她常年以男装示人,梳背头穿西装,性格乖张跋扈。曾在南京大街上开快车被警察训斥,竟开枪将警察杀死而未受任何惩罚。 在重庆中央公园因口角与龙云之子当街枪战,射伤多名路人。她终身未婚,对男性没兴趣,而与女性伴侣生活。自然也没有后代。 只有小儿子孔令杰1921年出生,算是相对“正常”的一个。他曾担任国民党政府外交官,1960年弃官从商,在美国经营石油生意,成为亿万富翁。 他娶了好莱坞影星黛博拉·佩吉特,1964年生下儿子孔德基—这是孔祥熙夫妇唯一的孙子。 然而对这个混血孙子,孔祥熙始终难以完全接受。他自称是孔子第75代孙,骨子里很传统,认为混血孙子不能算真正延续孔家血脉,这种思想让他临终前发出“孔家绝后”的悲叹。 孔祥熙去世后,巨额遗产最终由孔令杰继承,后来又传到混血孙子孔德基手中。 孔德基在美国长大,接受纯西方教育,对中文一窍不通,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他后来管理着家族财富,但已与祖父经营的中国政治经济圈完全断绝联系。 这段历史让人不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传承?是血脉的延续,还是文化的传承? 孔祥熙一生积累巨额财富,却因传统观念认为自己是“绝后”,这种悲剧既有时代烙印,也折射出人物自身的局限。 而那个他未能完全接受的混血孙子,最终却成为庞大家产的继承者,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反讽。 孔家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告诉我们,财富和权力可以瞬间积累,也可以转眼成空,而真正的传承远非金钱和血缘那么简单。 信息来源: 盐城市纪委监委《栽进“塔西佗陷阱”的民国要人》 南方人物周刊《孔祥熙的功与过》
1946年,美军强睡了两江总督曾孙女,宋美龄、胡适都干了什么。1946年,美国在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