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罕见的批评了孙颖莎: 她说:孙颖莎正手能力, 无人可及, 也打不过她! 比我们那时候先进的太多! 那就是心太软! 熟悉孙颖莎的球迷都懂,张怡宁这“批评”里藏着多少疼惜。去年世乒赛女单决赛,孙颖莎对阵队友陈梦,决胜局10:8拿到赛点时,明明可以用一记凶狠的正手冲直线直接得分,她却下意识收了点力,换成了更稳妥的摆短,结果被陈梦抓住机会连追两分。当时解说员叹着气说“莎莎还是太想给对手留余地”,现在想来,这就是张怡宁说的“心太软”。 这“软”从来不是性格懦弱,是赛场上的“不忍心”。孙颖莎和队友练球时,从不轻易用极限旋转球“顶”对方的反手,怕队友接不住伤了手腕;遇到年轻选手挑战,就算大比分领先,也会刻意放慢节奏,给对方多些表现机会。可到了国际赛场,这股“温和”就可能变成隐患——东京奥运会女团决赛,她对阵伊藤美诚,前三局打得顺风顺水,第四局却因为几次手软没敢强攻,被对方追至10平,好在最后靠着扎实的基本功稳住局面,可赛后她自己也说“那几球确实犹豫了”。 张怡宁太清楚这种“心软”的代价。当年她在赛场被称为“大魔王”,不是因为球风狠戾,是关键时刻从不含糊——2008年奥运会女单决赛,面对王楠,她在8:9落后时,毫不犹豫打出一记侧旋长球,直接让对手接飞,赛后她说“站在场上,眼里只能有赢球,不能有‘怕伤到谁’的念头”。现在点出孙颖莎的短板,正是因为她看出,以莎莎的天赋,只要多一分“决绝”,就能彻底站上世界乒坛的最顶端。 张怡宁的“批评”哪里是挑错,是过来人的精准点拨。她见过太多有天赋的选手因为“差一点狠劲”遗憾退场,所以才把自己的赛场经验揉进这一句“心太软”里。对孙颖莎来说,这不是否定,是最珍贵的“传帮带”——既有对她正手能力的绝对认可,也有对她未来的更高期许。 毕竟,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心怀柔软,却手握锋芒。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王曼昱要被单配教练,国乒在2028前押最后宝。澳门赛场边,王励勤一句“给她专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