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提出“不舔共、不跪美、不媚日”的三不原则。说实话,就凭郝龙斌这“三不”言论

古木过去 2025-09-20 09:44:05

郝龙斌提出“不舔共、不跪美、不媚日”的三不原则。说实话,就凭郝龙斌这“三不”言论,就说明他是一个没有理想、不作为、没有胆识的人。 郝龙斌这这几句,无非是想让大家都满意,到头来却什么都没交代清楚。 论成绩,郝龙斌确实资历够,担任台北市长期间名气不小,做大活动没少操心,比如花博、听奥,但涉及城市核心难题,他也没带来什么特别的改变。 转到党务,他曾在副主席位置上待过不止一回,真正被记住的政绩,极少见。说到底,他一直都是那种不紧不慢,既不做激进举动,也不愿意碰争议话题的人。 这种“谁都别得罪,谁都别跟我急”的态度,如今贯彻到了三不口号。 国民党这几年并不全是空泛的喊口号,各种立法、议案跟执政党打得你来我往,有时候虽然受挫,但毕竟态度摆在那,试图争取主动权,对手也得认真应对。 相比之下,郝龙斌这种念口号的做法,让人感觉更像是在躲避风险。 他说不舔共,那是不是代表彻底切断两岸合作?不跪美,是不是美方要求时敢拍桌子?不媚日,遇上历史渔权问题又怎么处理?这些全都没有具体的答案。 他选择说“不做什么”,就是在逃避“要做什么”。 不少国民党员早就看明白这个问题。真遇到分歧时,需要带领大家一锤定音,郝龙斌却给出的是模糊不清的方向,把党带进了更大的迷雾。 这样想两头讨好,结果是深蓝觉得不够强硬,中间选民又感受不到新意。其实搞政治最忌讳的就是“骑墙”:想要安全,其实最不安全。 郝龙斌三不原则表面是“安全型”,背后却是害怕做决定,怕承担后果,所以机会全失。 越是在党内外环境复杂的时候,越需要有人敢做决断。现在的国民党,哪怕争议大,也要讲出自己的规划和措施。否则党内各派系只会各干各的,最后搞到谁都不服谁。 郝龙斌这样的领路人,既没整合方法,也没具体路线,等于说把团队扔进了无底洞。他想要安抚所有人,其实每天都在浪费大家对国民党的最后一点耐心。 三不原则的定位说到底,是一种典型的自保办法,看似四平八稳,其实什么问题都没解决。搞政治,最要紧的是要有方向、做决定,哪怕选择有错,都比什么都不做强得多。 如果继续靠这类模糊口号混日子,不管郝龙斌还是国民党,未来恐怕只会更加被边缘化。 当下的现实清楚摆在每个人面前,国民党想重新找回主导权,必须有人敢挑担子,肯为团队冒风险,拿出具体做法。 郝龙斌这样的口号派一旦主导,党也只能在台面上“安全”地逐渐失声。真正的问题不是“三不”,而是谁还愿意、还敢为国民党争取一个实实在在的出路。

0 阅读:2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