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那批武汉大学樱花,是1939年春天由侵华日军亲手种下的, 当时说是为了“解乡愁”,从日本运来28棵樱花苗,种在珞珈山脚下的校园路边,也就是今天那个人山人海的“樱花大道”,热搜爆点、拍照圣地、门票都炒上天的地方 说白了,这些树不是后来补种的,也不是后人搞不清楚来历搞错的,它们真的是那28棵之一,一棵没砍,还成了武汉大学最有名的“门面” 你以为大家都能接受这个设定吗,显然不是,有人看到这事直接破防,说自己哪怕再喜欢樱花,知道是敌人种的也会觉得膈应,尤其看到学校还在各种宣传“浪漫”“情怀”,更觉得不是滋味 你看人家杭州当年苏堤那排樱花,抗战胜利后第一时间就砍了,换成桃树,说到底,还是看在不在乎那个“谁种的”,在不在乎记不记得 当然也有另一些人觉得没必要上纲上线,说樱花不是日本专属,中国秦汉就有记载,而且武汉现在开的不止这28棵,也没谁拿它给日军洗白 问题就在这儿,不是樱花能不能种,而是这28棵的来历,早就写进档案,明晃晃摆在那儿,它不是历史的“误种”,是实打实的遗留 所以你觉得呢,这种花,是该留着说“美”,还是该铲了说“算了”?
陈毅对华野的威慑力:人虽在中野,一纸电报吓得陈参座发报道歉“七月二十五日凌晨两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