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骂法官被罚10万,道歉就能翻篇?司法权威容不得这般“任性”! 一场

墨琴江湖 2025-09-20 18:32:03

农妇骂法官被罚10万,道歉就能翻篇?司法权威容不得这般“任性”! 一场普通的人身伤害案,却因一张天价罚单掀起舆论巨浪。当司法公正与民众质疑碰撞,暴露的不仅是个案的争议,更是公众对“法律天平是否倾斜”的深层焦虑。 事件的起点本是清晰的正义诉求:农妇的丈夫无故被打,她满怀期待将施暴者告上法庭,盼着法律能还家人一个公道。 然而,法官最终判决施暴者赔偿2.5万元、拘留三个月的结果,在农妇眼中成了“正义打了折”——丈夫的伤痛、家庭的困扰,似乎没能换来对等的惩戒。情急之下,她用过激言语表达了对法官的不满,却没想到这一“骂”,竟换来了一张10万元的罚款单。 10万元,对普通农户而言,可能是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10万元,也让“司法为民”的承诺蒙上了一层阴影。 法官手握法槌,执掌的是公平正义的标尺,而非随意裁量的“特权”。面对民众的质疑,耐心释法、答疑解惑才是维护司法权威的正道,可涉事法院却用天价罚款堵住了发声的渠道。 这哪里是在捍卫法律尊严?分明是权力的任性妄为——法律可以不认同民众的质疑方式,但绝不能用罚款剥夺民众质疑的权利。 事件发酵至热搜,涉事法院终于作出回应:撤销罚款、诚恳道歉,并表示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看似及时的“纠错”,却难掩被动的本质。倘若没有舆论的监督,这10万元会不会成为农妇难以承受的“维权代价”? 这份迟来的道歉,究竟是真心正视错误,还是舆论压力下的“亡羊补牢”? 司法的权威,从不是靠高压惩罚建立的,而是靠每一次经得起推敲的判决、每一次对民众诉求的尊重积累起来的。 当法官用罚单替代沟通,用权力压制质疑,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农妇的权益,更是无数人对司法公正的信任。 如今,罚单撤销了,道歉也说了,但事情不该就此翻篇。“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不能停留在口头,唯有彻查权力滥用的根源,让任性用权者付出代价,才能重新拾起民众对司法的信心。 毕竟,公众期待的从来不是一纸轻飘飘的道歉,而是一个始终站在公平正义这边、真正为百姓撑腰的司法环境。 分享城市新鲜事网眼看宜宾 枉法裁判法官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12

用户13xxx12

1
2025-09-20 23:26

最美法盲!

墨琴江湖

墨琴江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