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白宫记者发生口角:“你真讨厌”,“你是个糟糕的记者”! 椭圆形办公室的空气里,大概还飘着没散去的火药味。这段被镜头记录下来的对话,像块石头扔进了美国舆论的池塘——记者追问他关于边境政策的漏洞,他没正面回应,反倒翻了脸,那两句带着孩子气的指责,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更像被戳到痛处后的耍赖。 熟悉特朗普的人早见怪不怪。他跟记者的“互怼”,几乎成了白宫新闻发布会的保留节目。前两年有记者问他“疫情数据是不是造假”,他直接让保安把人架出去;还有次被追问“商业帝国和总统职责有没有冲突”,他梗着脖子说“你懂个屁”。这些场面看着热闹,却慢慢让人心头发沉——一个国家的掌舵人,怎么总把“吵架”当本事? 记者的职责从来不是“讨领导开心”。白宫记者团里,有跑了三十多年的老油条,也有刚毕业的愣头青,他们手里的录音笔,记的不只是总统的漂亮话,更有那些想被藏起来的猫腻。就像老师检查作业,不是为了挑刺,是怕学生偷懒耍滑。特朗普骂记者“糟糕”,或许是因为对方没按他的剧本提问,可老百姓想看的,从来不是“配合演出”,是实打实的真相。 有人说“总统也是人,有脾气正常”,这话漏了个关键——总统的脾气,连着千万人的日子。边境政策松了紧了,影响的是无数家庭的团聚;经济政策偏了歪了,关系到多少人的饭碗。记者追问这些,不是跟谁过不去,是替那些没机会站在白宫的人发问。这时候被骂“讨厌”,倒显得提问的人更有担当。 社交媒体上吵得比现场还凶。特朗普的支持者说“记者就该怼”,觉得媒体总跟他作对;反对者翻出他过去的言论,说“这是破坏言论自由”。其实吵来吵去,核心就一个:总统该不该接受尖锐提问?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得扛得住质疑,就像开店的老板,不能因为顾客说句“东西贵”就把人轰出去。 这场口角最让人不舒服的,是它背后的敷衍。特朗普没解释政策漏洞,没回应公众关切,只用两句骂人的话想把话题带偏。这种“回避问题”的套路用多了,就像给伤口贴创可贴,看着盖住了,底下的脓还在烂。记者的追问,其实是想帮着把脓挤出来,虽然疼,却能好得快。 现在这段视频还在网上传,有人截了特朗普翻白眼的表情包,有人把记者的追问做成了集锦。不管怎么调侃,大家心里都清楚: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总统可以不喜欢记者的提问,但不能不让人说话;记者可以尖锐,但得基于事实。这两者的平衡,才是民主该有的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