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巴西正式行动了 巴西毫无征兆的宣布对中国丙烯酸产品开启反倾

小鸣谈天下 2025-09-20 20:43:16

快讯!快讯! 巴西正式行动了 巴西毫无征兆的宣布对中国丙烯酸产品开启反倾销调查 ​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 巴西工贸部贸易救济局(DECOM)在9月18日正式宣布了对自中国进口的丙烯酸(ácido acrílico)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决定。这份通过巴外贸秘书处2025年9月17日第70号公告进行公示的决议,已于9月18日在《联邦政府公报》刊登生效。 调查由中国企业BASF S/A于今年4月30日提交的申请引发,巴西政府划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而损害分析期更是追溯至2020年1月。 数据背后的冲击 巴西市场对中国丙烯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中国对巴西丙烯酸出口总量约23万吨,占对南美出口总量的41%。 新税率实施后,按平均出口价格1050美元/吨计算,企业利润空间将被压缩18%-25%。对于那些深度依赖巴西市场的企业,这无疑是一场寒冬,订单大幅减少甚至停产的风险近在眼前。 “汇率反倾销”的历史伏笔 巴西的贸易保护措施早有端倪。2011年,巴西就曾筹划一项可能引发货币战的“汇率反倾销”计划。 该计划旨在允许各国针对实施竞争性货币贬值的贸易伙伴进行报复。由于美国和中国是巴西最大两个贸易国,且美元和人民币都被巴西视为“刻意贬值”的对象,这项措施当时就被认为主要针对中美两国。 巴西当时声称现行进口关税(最高35%)是在90年代初汇率制度稳定的情况下制定的,已经无法体现现实。自2008年底以来,雷亚尔累计升值超过40%,给巴西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第三国转口贸易的崛起 面对高额反倾销税(每吨194美元到295美元不等),中国出口企业正在寻找出路。第三国转口贸易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战略选择。 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在化工产品转口方面经验丰富,2024年其吞吐量突破了1360万标准箱,其中化工品和建材类转口业务同比增长22%。 中国企业先将货物正常出口到马来西亚,在当地保税区更换集装箱,申请马来西亚原产地证,再以“马来西亚出口”的身份销售到巴西,从而规避高额反倾销税。 全球贸易的新常态 巴西的行动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的趋势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需要提前规划,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保持市场通路。 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成为关键策略之一。专家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或者“互联网+海关”申请成为经核准出口商,从而自主开具原产地声明,灵活安排货物生产和出口。 RCEP背对背原产地证明等新工具也让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物流拆分的同时仍然享受关税优惠待遇,大大提高了销售策略和物流安排的灵活性。 超越低价的竞争力 巴西的连续反倾销调查提醒中国企业:仅依靠价格优势已经不够。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的必需品。 从“成本依赖型出口”转向“技术-品牌双驱动”的全球化模式,将成为中国制造突围的关键。建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贸易摩擦从来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不同经济体发展模式的碰撞。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不是靠什么不公平手段获得的。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企业既要积极应诉,用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别人能够轻易打压下去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权威信源深度分析,坚持客观立场,旨在促进理性讨论。原创内容结合AI辅助生成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信源、图片均来自网络,若存在争议、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0 阅读:3
小鸣谈天下

小鸣谈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