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号,乌克兰安全局直接给海关下了通知,说从10月1号开始,所有从印度来的柴

静雅书声破卷绵 2025-09-20 21:04:05

9月15号,乌克兰安全局直接给海关下了通知,说从10月1号开始,所有从印度来的柴油都得查,必须抽样、必须检测,看看是不是用了俄罗斯的原油。 自冲突爆发以来,乌方多次通过无人机袭击俄境内石油设施,仅9月12日夜间,俄罗斯波罗的海最大港口普里莫尔斯克就因无人机袭击导致油轮起火、泵站瘫痪,每日损失超4100万美元的原油出口收入。 然而,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并未因此完全停滞——其“影子舰队”通过印度等第三方国家,将原油转化为成品油后继续向全球市场输送。这种“曲线出口”模式,让乌克兰的军事打击效果大打折扣。 印度在这场能源博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印度自2022年起大幅增加俄罗斯原油采购,2025年前7个月,俄油占其进口总量的34%。 尽管美国多次施压,甚至在8月将印度进口产品的关税从25%提升至50%,但印度政府仍坚持“能源安全优先”策略。更耐人寻味的是,印度炼油企业通过复杂贸易网络,将俄油加工后的柴油出口至欧洲市场。 2025年7月,乌克兰从罗马尼亚经多瑙河进口的柴油中,2700吨/日均来自印度,占其当月消耗量的15.5%,成为最大供应源。而斯洛伐克、土耳其等国向乌克兰出口的柴油,原料同样高度依赖俄油。 这种“间接进口俄油”的模式,彻底激怒了乌克兰。乌安全局在内部文件中直言:“印度柴油已成为俄罗斯规避制裁的‘合法外衣’。”数据显示,2025年8月,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对印度的日均出货量虽因美国压力降至40万桶,但印度炼油企业通过调整采购节奏、利用库存等方式,仍维持了对欧洲市场的柴油供应。 更令乌克兰担忧的是,印度纳亚拉能源等企业因持有俄企股份,能以更低价格获取俄油,其出口柴油在价格上比中东供应商更具竞争力,这直接挤压了乌克兰通过西方援助重建能源体系的资金空间。 乌克兰的检测新政,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贸易狙击”。根据指令,海关将采用同位素溯源技术,通过检测柴油中硫、镍等元素的含量,精准判断其原料是否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油田。 这种技术手段此前已用于核查伊朗原油出口,此次被首次应用于柴油贸易领域。业内人士透露,检测流程需48-72小时,若货物被判定使用俄油,将面临扣押、罚款甚至退货处理。 对于依赖印度柴油的乌克兰能源市场而言,这可能导致冬季供暖季前出现供应缺口;而对于印度炼油企业,则意味着每吨柴油出口成本将增加15-20美元。 这场能源博弈的涟漪正在扩散。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9月15日公开施压欧盟,要求对中印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产品加征“二级关税”,否则将暂停对华关税战。 中国商务部随即回应,坚决反对以“涉俄”为由实施经贸限制。与此同时,国际原油市场对地缘冲突的敏感度显著下降——尽管乌克兰袭击导致俄港口瘫痪,但布伦特原油仅短暂突破67美元/桶后便回落至66美元附近,市场普遍认为,中东、美洲的富余产能足以填补俄罗斯出口缺口。 当10月1日的钟声敲响,乌克兰海关的检测设备将开始运转,而全球能源市场的目光也将聚焦于黑海沿岸——这场关于能源命脉的争夺,早已超越了俄乌冲突的范畴,演变为一场涉及贸易规则、地缘政治与能源安全的复杂博弈。 印度会如何调整其“俄油-欧柴”贸易路线?欧盟是否会屈从于美国的关税威胁?乌克兰的检测政策又能持续多久?这些问题的答案,或将重塑未来十年的全球能源版图。 那么,您如何看待乌克兰此次的柴油检测政策?印度是否会成为这场博弈中的最大输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38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

静雅书声破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