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恢复了原来的惯例:周末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以前是我们姐弟几个回父母

素食吃出好身体 2025-09-21 10:34:35

回到家乡,恢复了原来的惯例:周末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以前是我们姐弟几个回父母家里,自从母亲随弟弟一起生活,就改成到弟弟家了。 果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昨晚入睡时候,怕起晚了,定了闹钟。清凉的秋夜,裹着棉被,凌晨的瞌睡真是香啊。闹钟响时,想想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是没有迟疑便起了床。 两天的雨,气温降了一截。御寒耐寒方面,自诩为不怕冷,其实是以前爱美,穿得极少。现在变成差生,T恤外面加了粗线毛衣。 什么叫成熟?成熟就是区别于那时候有人天天盯着喊着记得穿秋裤也不听,现在,不用任何人说,一早起来就自动自觉将厚衣服套上了。 收拾利索,去厨房煮了一碗面,切一个西红柿、打入鸡蛋,天气凉下来了,有汤的一顿饭,哪怕很简单,吃了,总感觉暖暖和和,从胃里,到身体,再到心里,整个日子,都暖了起来。 吃完饭,开车去镇上采买食材。 那天去弟弟家,定好了周末吃饺子。我问母亲愿意吃什么馅儿的,母亲说:啥的都行。 弟媳小虹笑呵呵地说:你忘了吗,医生说过你不能吃韭菜; 母亲好像醒悟过来,说:对对对,不吃韭菜。 我调侃道:自己的事都记不住,还得让小虹给你操心。 弟媳的细心,胜过我和妹妹这两个当女儿的。 我回来前的那个周末,妹妹开车陪母亲回老家的房子看看,母亲恋着左邻右舍的几个老姐妹,执意要在家住一晚上。结果家里热(有空调但她没开)、蚊子又多,一夜没睡好。次日弟媳不放心,打电话过去,一听此说,立即开车过去把母亲接了过来。 弟媳笑着说:这个娘亲可是金贵得很,你们把她接回去可要照顾好了,病了我可不依…… 母亲一向固执,我行我素,我和妹妹说话,无论怎样交代,也不知道她能听进多少,儿媳妇说话,她倒是很在意的。 也幸亏弟媳利落能干,从来不说埋怨、嫌弃的话,照顾得还很细心。 我经常给母亲说:你前世修来的,摊上这么好的儿媳妇。 想到"色难"这两个字。孔子有一个徒弟叫子夏,有一天,他问孔子:怎样对待父母才是孝顺? 孔子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意思是说,孝顺,难就难在能一直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为父母主动做事、好饭好菜先让长辈吃,这些都算不上孝顺。在与父母相处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以恭敬、温和的脸色对待他们,这才是孝道里更难做到,也更重要的部分。 圣人尚觉得色难,那常人更难做到。 所以,有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之说。我自认为我也没有完全做到。虽然表面上对母亲和颜悦色,她说什么只是默默听着,不与她发生争执,但是内心里,时有无奈、无力感。 看到弟媳对母亲有说有笑、大大咧咧、满面春风的样子,常常觉得母亲的福气,一多半是弟媳的功劳。如此妥帖,暖了岁月,安了心神。 到了超市,买了两块前腿肉,绞成馅儿,又买了两棵大白菜。对了,那天定的是吃白菜肉馅饺子。 家里的肉价便宜,前腿肉11.9元,五花肉12.9元。 又买了阳光玫瑰、猕猴桃、冬枣之类的一兜水果。这种葡萄中的贵族,已经跌至4元一斤。 去蔬菜货架上看,新鲜的黄瓜、西红柿、青椒、茄子……每斤价格都是2字开头,没有超过3元的,价廉物美,禁不住感叹一声,分别买了一些。 采买完毕,已经9点了。 一路开车,秋景无限。路边的柿子树上,果子都是绿的。栾树到处落着黄花。 秋风吹过我的日子,吹过所有人的日子。 秋风不歇,人生多忙。想想,又觉得忙什么呢?不过是一日三餐。 到了弟弟家,弟媳开门把我迎进去。今天弟弟上班,中午只有母亲、弟媳、妹妹和母亲娘几个。 弟媳干活利索,早用揉面机和好了面在一边醒着。白菜用料理机切碎,拌入肉馅中,再加入各种佐料,一会儿就把馅儿整好了。 三个人一面聊天一面包饺子。我负责擀皮,她们两个包,半个小时就包好了。 我煮,让她们先吃。偶尔一个煮破的,我就单独放在一个盘里,一面看着锅里,慢慢吃了。 吃完收拾好,妹妹要去加班。 她所在的公司,是做绿化工程项目的,老板又在城区开了一家茶叶店。周末的时候,老板娘经常让妹妹代她看店,这样,妹妹又多了一项收入。 说起来,她兼着三份工作,收入甚至超过了我。用单薄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临出门,她开玩笑说:我多攒点钱,给儿媳妇准备彩礼呢。 这人间烟火里,总是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艰辛,都有自己要牵挂和奔忙的事情。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她虽然辛苦,但很开朗,笑起来天真烂漫像个孩子。 生活一直不容易,但可以一直很简单。 生活不需要比别人好,但一定要比以前好。人生,只有自己和自己比,才有意义。 这些碎屑般的光阴,微不足道的感动,就像初秋的阳光,安静地洒下来,便已然成就了一个温润如玉的世界。 秋天的日子,自带温柔的光。 那一份温柔,常静静安于一隅,等着我们去慢慢遇见。

0 阅读:11
素食吃出好身体

素食吃出好身体

喜欢吃素的朋友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