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父亲捡垃圾4年攒路费,34年后终赴烈士陵园见儿泪崩

轩叔观察 2025-09-21 13:24:09

“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儿子牺牲34年之后,父亲通过捡垃圾为路费才得以在烈士陵园看到儿子的墓碑,看到儿子墓碑的第一眼,父亲已经是痛哭不已。[无辜笑] 山东菏泽的王大爷今年82岁,手里攥着一个破旧的布袋子,里面装着他用了4年时间攒下的2800块钱,这些钱全部来自废品回收,每一张票子都带着汗水的味道。 2018年3月王大爷坐了两天两夜的硬座火车,从山东赶到云南麻栗坡,他要去看望一个人,一个已经等了他34年的人。 王大爷的大儿子王建军1984年参加老山战役时只有19岁,临走前小伙子拍着胸脯说要拿个三等功回来给父母看看,两个月后家里收到的却是一纸阵亡通知书。 噩耗来得太突然,王大爷的老伴本来身体就不好,听到消息后直接昏了过去,从那以后,她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总是念叨着大儿子的名字,不到一年老伴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 家里还有一个小儿子才10岁,王大爷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云南看大儿子这事,他想都不敢想。 小儿子慢慢长大,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王大爷退休后,心里那个愿望又冒了出来,可是从山东到云南,光路费就要好几千,对于只有基础养老金的他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2014年开始王大爷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捡废品,塑料瓶5分钱一个,纸箱子3毛钱一斤,易拉罐1块2一斤,他算得很清楚,每天捡废品能挣10到15块钱。 邻居们看在眼里,有时候会把家里的瓶瓶罐罐留给他,王大爷从来不说谢谢,只是默默地收好,继续在街头巷尾寻找能换钱的东西。 为了多攒点钱,王大爷每顿饭只吃一个馒头配点咸菜,衣服破了自己缝补,鞋子坏了用胶水粘,邻居劝他别这么苦了自己,王大爷只是笑笑不说话。 捡了4年废品王大爷终于攒够了去云南的钱,2018年春天他买了最便宜的硬座票,带着那个装钱的布袋子上了火车。 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管理员张子培帮他找到了王建军的墓碑,石碑上刻着简单的信息:王建军,1965年生,1984年牺牲,山东菏泽人。 王大爷跪在墓前,从怀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是34年前的全家福,那时候大儿子还穿着军装,笑得很灿烂。 “建军,爸爸来看你了,你妈妈走了好多年了,小弟现在也有孩子了,日子过得还行,”王大爷的声音很轻,像怕吵醒了什么。 陵园里安葬着978名在老山战役中牺牲的战士,最小的只有17岁,最大的也不过30岁,他们来自全国19个省市,有汉族、壮族、苗族等19个民族的孩子。 王大爷在陵园住了3天,每天都去陪儿子说话,他告诉儿子现在家里用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电话,小弟的孩子上了大学,说到高兴的地方,王大爷甚至会笑出声来。 后来有记者知道了王大爷的故事,当地政府和一些好心人开始帮助他,现在王大爷每年都能来云南看儿子,不用再为路费发愁了。 麻栗坡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像王大爷这样的军属还有很多,有些家庭因为路途遥远,经济困难,几十年都没能来看过孩子。 现在陵园每年接待祭扫的家属有1000多人次,县里专门设立了接待站,为远道而来的家属提供免费住宿和用餐。 王大爷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多活几年,多来看看儿子,“我答应过他妈妈,要替她照顾好建军。虽然人不在了,但这个承诺还在。” 每次离开陵园的时候,王大爷都会回头看一眼,他知道无论多少年过去,那里永远有一个19岁的孩子在等着他回家。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到老人攒了好几年废品就为了去看儿子一眼,真的破防了,那一代人真的不容易,向烈士和他们的家人致敬!” “我是文山本地人,麻栗坡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祭扫,但这位老父亲的故事还是看哭了我,父爱如山,希望他晚年安康。” “心疼老人家,还好最后得到了帮助,希望所有烈士家属都能被善待,他们付出了太多。” “34年啊,人生能有几个34年……想到我爷爷也是老兵,心里特别难受,英雄不该被遗忘,他们的家人更该被好好照顾。” “边看边哭,想我爸爸了,希望国家能建立更完善的抚恤制度,别让烈士父母还在为路费发愁。” 除了感动,我们普通人还能为烈士家属做些什么? 官方信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0 阅读:20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