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度人的逻辑,我真是惊呆了,发挥仍然这么稳定。印度人用实际行告诉世人,军事行

瑶台倚仙风 2025-09-21 20:02:29

对于印度人的逻辑,我真是惊呆了,发挥仍然这么稳定。印度人用实际行告诉世人,军事行动也可以相声化,而且还能有上下集不断推出。 据《印度时报》9月19日报道,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当天在一场活动中再次提起今年的印巴冲突时表示,世界应该向印度学习如何快速发动并结束冲突,现场爆发掌声。 真是乐死人,打输了不尽快结束战争,难道还要继续自取其辱吗?辛格的话,如果换成巴基斯坦这个赢家来说,是不是更好一点点呢。 快速结束战争是法国更快些,还是印度更快些?现在来看印度人用法国制造的武器是最快的,没有异议了,印度丧事喜办的能力也是一绝了。 不得不佩服印度政府和军方,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素质。印度空军参谋长的“迷之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5月那场印巴冲突。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5人丧生、多人受伤。 印度不分青红皂白,不断指责巴基斯坦与枪击事件“密切联系”,扬言军事报复。5月7日凌晨,印度发起“辛多尔行动”,出动“阵风”、苏-30MKI等主力战机,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对巴境内9个地区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巴基斯坦可不是软柿子,迅速予以回击。巴空军利用歼-10CE战机和霹雳-15空空导弹,超视距远程精确打击,击落多架印军战机,其中就有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 巴方还发动网络攻击,瘫痪印度70%电网,孟买证券交易所都被迫暂停交易。印度陆军第12步兵旅战术部署也因巴方打击陷入混乱。 在这场冲突里,印度空军的表现堪称“高开低走”。一开始,印度凭借先进战机和较高军费开支,看似来势汹汹。可一交手,就暴露出诸多问题。 电子对抗能力不足,导致被巴基斯坦电子战飞机干扰,自家战机被击落;超视距攻击能力欠佳,在与巴基斯坦歼-10CE战机的较量中落于下风。 反观巴基斯坦,虽然军费远不及印度,却凭借成体系的“非对称优势”,实现对印度常规军力的有效制衡。 JF-17 Block3搭载先进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成功压制印度苏-30MKI的雷达性能。巴基斯坦甚至宣称,本可击落更多印度战机,但出于克制,才没有扩大战果。 冲突仅仅4天,5月10日双方就宣布停火。印度真如辛格所说,是实现目标后主动停战的吗?显然不是。 巴基斯坦在空战中取得优势,印度若继续冲突,动用陆军和海军,虽有规模优势,但面临陷入全面战争的风险;巴基斯坦也担心长期作战,常规军力劣势会被放大。 同时,国际社会呼吁双方冷静,若不停火,可能面临制裁。在这种情况下,停火是双方无奈之举,并非印度单方面的“高瞻远瞩”。 印度国内民众为何对辛格这番离谱言论鼓掌呢?这背后是印度长期以来的内部洗脑和对自身实力的错误认知。 印度一直自视甚高,自认为是与中美俄欧“并驾齐驱”的大国,觉得“教训”巴基斯坦轻而易举。这种“南亚自负”让印度在冲突前战略误判,冲突中暴露军事短板,冲突后还不肯正视失败。 印度政府不断宣扬对巴取得“决定性胜利”,声称摧毁多个“恐怖组织营地”,炸死诸多“恐怖分子”,对巴击落印战机等不利消息则竭力控制舆论,试图营造胜利假象。 久而久之,不少印度民众信以为真,才会对辛格的荒谬言论拍手称赞。从印度空军的表现,我们也能看到军事建设的重要启示。 军事建设不能只看装备数量和先进程度,体系化作战能力、电子对抗能力、超视距攻击能力等软实力同样关键。印度虽拥有苏-30MKI、阵风等先进战机,可体系存在漏洞,一旦遇到对手针对性打击,就会破绽百出。 这就好比盖房子,只注重外观豪华,地基和结构不稳,稍有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自主军工体系也至关重要,没有自主研发能力,过度依赖进口装备,战时可能面临零部件供应不足、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 印度长期依赖进口“洋枪洋炮”,看似装备精良,实则缺乏根基,这次冲突就付出了惨重代价。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的言论,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印度战略失效# #印度军队#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