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国化"课纲改不改?郑丽文:我年轻时被骗了! 最近,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在辩论中一句"我年轻的时候被骗了,'台独'是死胡同,'去中国化'的课纲必须改革",瞬间点燃了两岸舆论场。这话不简单,点出了台湾教育的痛点。 台湾现行"108课纲"自2019年实施以来,被广泛批评"去中国化"。《联合报》曾报道,63.3%的台湾家长都骂这是"灭台教育",因为这种课纲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被涤除,文化传承被虚无化。我接触过台湾教育界一位资深教授,他私下跟我讲:"这不仅是历史的扭曲,更是在剥夺下一代认知自己根源的权利。" 从历史角度看,台湾从来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朝设府建省,再到1945年光复,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血脉从未断绝。台湾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台湾人的方言、饮食、习俗,无一不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 郑丽文说"台独"是谎言与死胡同,这话一点没错。台湾要发展,不能走"台独"这条绝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历史和法理的事实。台湾的未来,应该是在和平统一的大框架下,与大陆共同发展。 有意思的是,郑丽文在最近的民调中支持率惊人,达到59%,遥遥领先其他候选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台湾民众其实也渴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渴望正视历史,而不是被"去中国化"的教育所误导。 台湾文化界人士曾跟我讲:"我们不是要'去中国化',而是要'去台独化'。"这话太到位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共同的文化记忆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纽带。 现在,台湾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更是两岸共同的问题。历史教育的正确方向,关乎台湾下一代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关乎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 我翻了翻资料,发现马英九时期两岸贸易额就已突破千亿美元,现在更是高达1477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摆在那里,两岸经济早已深度融合。"不统不独不武"的口号,说白了就是不敢面对现实。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台湾的教育应该走向何方?是继续"去中国化",还是回归正统的历史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一起关注两岸和平发展的未来。
中天这次做的是欠考虑9月20日,中天举办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政策辩论会,邀请了张亚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