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提个问题,肖华答不上,急电济南军区:我要找杨育才 杨育才1926年4月出生在陕西汉中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那是个穷山沟,家里几亩薄田勉强糊口。他小时候帮父母放羊下地,日子紧巴巴过着。1948年夏天,国民党部队进村抓壮丁,他22岁,正从父亲坟头起身,就被士兵押上卡车扔进阎锡山部队。每天扛枪站岗,风吹日晒,军装破得不成样。1949年4月太原战役,部队溃败,他作为俘虏被解放军带走。战士们发路费和干粮,还讲政策教育,他本想回村种地,犹豫几天后撕了车票,报名留队加入解放军。 入伍后,杨育才每天天不亮起床练队列,拉练跑步,手上磨出老茧也不吭声。1950年5月,他递交入党申请,支部批准后更卖力干。1951年6月,朝鲜战争正激烈,他随68军203师入朝,分配到607团侦察连当副排长。战场上,阵地防御战打得凶,他带队摸黑观察敌情,记下碉堡位置。巩固阵地战时,敌机低飞轰炸,他趴在壕沟里指挥反击。战术反击战中,部队冲锋,他端枪跟上,子弹从耳边啸过。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前夕,南朝鲜李承晚扣押志愿军战俘,激怒中朝部队。杨育才所在203师任务是歼灭南朝鲜首都师1团白虎团,那支敌军是李承晚王牌,装备精良,还赏了虎头旗。师部定下奇袭计划,正面佯攻同时派小分队化装渗透敌心脏。杨育才被选为班长,他当时27岁,身高一米八,高鼻梁,穿上缴获南韩军服像敌顾问。7月13日晚,13人小分队出发,包括10名侦察员和2名朝鲜联络员。铁丝网挡路,他们用钳子剪开钻过,胳膊腿划出血也没停。 地雷区更险,开路战士赵顺合踩上反坦克雷,杨育才指挥大家散开,自己刨泥查看,判断承压后让赵慢慢抬脚,顺利过关。雨大路滑,他们改走水沟,避开雷区,却发现身后跟了个南韩逃兵。翻译逼问口令,那人交代“古伦姆”和“欧巴”。凭这个,他们骗过哨卡,凌晨2点摸到白虎团外围二青洞。杨育才分四组行动,一组打指挥部,二组控会议室,三组毁车辆,四组管警卫。敌军正慌张,远处炮火掩护,小队冲进,13分钟结束战斗。 战斗中,杨育才带队踹开警卫室门,枪口扫射,敌兵还没反应就倒下。指挥所里,军官围桌,杨育才指挥破门,子弹齐发,击毙团长以下97人,俘军事科长和榴弹炮营副营长。缴获虎头旗和文件,无一伤亡。小队撤出时,天刚亮。事后,侦察班记集体特等功,杨育才获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英雄”金星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英雄事迹传开,志愿军京剧团据此排《奇袭白虎团》,严伟才就是他的原型。 回国后,杨育才继续在部队干基层工作,低调得很,从不提战功。1958年部队回国,他留在203师,带侦察连训练新兵。1964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休假,看了山东京剧团演的《奇袭白虎团》。戏风靡全国,毛主席边看边问肖华,剧中严伟才原型还在不在,现在什么职务。肖华负责总政治部事务广,但基层老兵去向记不住,实话说不清楚。毛主席没多追究,继续看戏。肖华觉得这关切不能马虎,当晚打电话给老战友、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 杨得志接电话后,立刻叫醒参谋,连夜查档案,打电话到连队。查到天亮,确认杨育才38岁,任203师某团副连长,正在江苏沛县微山湖畔带新兵练泅渡。杨得志汇报给肖华,肖华转报毛主席。主席听后说,这样的兵要重用。原来,11年过去,杨育才从副排长只升到副连长,组织开始注意。沛县湖边,杨育才正指挥战士下水,腿蹬直点,一点不知千里外有人为他操心。这事儿说明,英雄不靠宣传,实打实功劳才让人记挂。 有了毛主席关切,杨育才工作顺起来。1969年,他升为济南军区某师副师长,在这个岗位干了14年。每天分任务,检查训练,部队操场脚步整齐。他一贯低调,退休前档案调阅,组织评估他的贡献。1983年,杨育才从副师长位置离休,回到陕西老家。离休后,他不摆英雄架子,见孙辈浪费粮食,就捡起教训,强调粮食来之不易。有人找他托关系走后门,他直接拒绝,说靠自己努力才对得起组织。 1997年国庆前夕,杨育才71岁,受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48周年活动。京西宾馆,老英模聚会,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和张万年来看望。迟浩田见杨育才,举手敬礼,杨育才回礼。迟浩田握手说欢迎多住几天。那天,杨育才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升旗仪式,站得笔直。两年后,1999年春,73岁的他身体虚弱,又被请到北京,总医院检查。4月底,本要去毛主席纪念堂,前晚发烧,子女劝,他坚持去成。进门鞠躬三次,了却心愿。 躺在病床上,杨育才听说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握拳说祖国需要他随时准备。这话透着老兵本色。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4天后遗体告别,迟浩田送挽联:奇袭白虎团威震敌胆;战功垂青史名扬华夏。老兵虽走,故事留下来,激励后人。
第四野战军的阵容有多强大,看授衔名单与职务,就知道是主力部队“1955年9月2
【8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