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一群神秘的犹太人来到新中国的首都,称手中有原子弹浓缩铀,众人欣喜不已,周总理知道后却说:先验明真假! 杨承宗这人,1911年出生在江苏吴江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穷,父亲在米店当账房,母亲管家务。他小时候就聪明,五岁进私塾,先生一看这孩子记性好,算术快,立马推荐去更好的学校。1919年,他进吴江县立高等小学,那会儿他爱在地上用树枝画图,琢磨形状面积。1923年,又转到章太炎办的半洋学堂,中西合璧的课,他早起背古文,下午练算术,成绩总在前头。雨天上学,他披蓑衣走泥路,鞋子湿透也不吭声。 1926年,杨承宗考进上海大同大学附中,第一名,课堂上坐前排,抄公式时手稳当,难题就敲手指头推演。没两年,他跳级进大同大学理科,专攻数理化,语文还拿全校第一。毕业时七门课全优,校长曹惠群写信推荐,他1932年进北平研究院物理镭学研究所,跟郑大章学放射化学。实验室里经费少,师徒俩常背箱子去各地找铀矿,杨承宗爬山涉水,记录地质数据,从不偷懒。 1937年卢沟桥事变,郑大章带他去上海避难。汪伪政权看中他们,派人上门许高官,杨承宗摇头拒绝,来信直接撕了。1941年,郑大章穷死在小庙,杨承宗赶去整理遗物,那几年他自己也穷,战乱中自学放射知识,又拒汪伪第二次邀请。钱三强在法国听说他的事,帮他1947年去巴黎居里实验室,跟伊莲娜·居里学。那里设备好,杨承宗转离心机,分离镭元素,约里奥·居里还指导原子结构。 四年法国学习,杨承宗带回不少知识,1951年秋回国,拖着买的计数进位器上船。新中国刚立,他见美国核威胁大,决心干核事业。钱三强转交周总理的钱,让他买仪器,他顶着朝鲜战争封锁,靠居里夫妇帮忙搞到货。回国后,杨承宗把约里奥的话传给钱三强:要反对原子弹,就得自己有。毛主席听了,下定决心搞核武器,杨承宗和钱三强等人负责前期。 1954年春,这事儿就来了。几个犹太商人通过秘密渠道进北京,说有浓缩铀235卖给中国,价格高,但对中国核计划是及时雨。那时候,中国铀矿没探明,提取技术落后,自然铀里铀235只占0.7%,造弹需要90%以上,比例1比20万,建厂都难。工作人员问清来意,上报国务院,大家讨论热烈,大多觉得机会难得,该买。 周总理看报告,稳住阵脚,说验明真伪再定。任务给杨承宗,他是回国专家,懂放射化学。犹太人提供样品,杨承宗带队进实验室,国家没同位素质谱仪,他用蜕变原理侧面比对。先溶解样品,滴试剂看反应,夜里算衰变速率。结果出来,浓度才1%左右,不是铀235,是硝酸铀酰,含铀但不纯。犹太人承认是假货,灰溜溜走了。这骗局避开,杨承宗立功。 说起来,这事儿不简单。犹太人背后有猫腻,美国想试探中国核意图,顺便敲诈。幸亏周总理谨慎,杨承宗专业,要不损失大。浓缩铀稀缺,国际封锁,中国起步晚,这批假货本能乱节奏。杨承宗的鉴定,用土办法,证明中国科学家行。事件后,核计划继续,杨承宗团队推提取技术,避免依赖外货。 1955年,杨承宗去协和医院处理日本留下的镭和氡,胶管破了,元素暴露。他没穿防护服,直接上手收,左眼中辐射,很快就瞎了。从此成独眼科学家,但他没退缩,继续干。苏联专家来援,杨承宗接待,他的法国同学海辛斯基认出他,握手寒暄。会上争铀矿,苏联人只认砂岩,杨承宗推花岗岩潜力,用图解释。1960年中苏变,专家走,杨承宗调北京铀矿研究所副所长,指导冶炼。 研究所里,杨承宗领队搞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验证衡阳厂工艺。三年内,出第一块铀锭,第一颗镭,填补空白。他还建放射化学实验楼,亲自选址设计。身体有恙,但他坚持一线,带人勘矿,分析样本。核燃料链上,他的土法贡献大,中国后来铀矿多在花岗岩区,证明他没错。 杨承宗不只干技术,还带学生。中国科大,他创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板书公式,演示实验,学生抄笔记跟上。指导勘探,他背包上山,锤子敲岩石测成分。1980年,办合肥联合大学,当安徽省科协主席,签文件推项目。学生多成中科院院士,为核提供资源。他一生幕后,没勋章,晚年合肥散步,访客来聊科学。 2011年,杨承宗在家走完100年一生。从穷小子到放射化学奠基人,他爱国不折腰,国外学成回国,献眼也值。核计划起步,他避骗局,建基础,桃李满天下。这样的老科学家,故事接地气,却藏大格局。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
【2评论】【7点赞】
熊龙10086
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