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警告表示,以色列不应计划袭击部署在利雅得的巴基斯坦军队和战机。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它将立即使用导弹、战斗机和无人机发动报复性打击。 就在几天前,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在利雅得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互防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条款明确规定,任何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双方的共同攻击。 这意味着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已从传统伙伴关系升级为正式同盟,双方在国防安全领域形成了高度捆绑。协议签署仪式上,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共同出席,两国陆军参谋长也全程参与,显示出此次合作的战略分量。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达成的时间点耐人寻味——它直接发生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导致哈马斯高层伤亡之后。当时美国对以色列行动的温和反应,让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其安全承诺产生严重质疑,加速了沙特寻找替代性安全保障的步伐。 巴基斯坦的警告绝非虚张声势。其军事力量近年来通过与中国深度合作获得显著提升。陆军方面,已列装中国VT-4主战坦克和SH-15型卡车榴弹炮,并新成立“陆军火箭部队司令部”,整合了“法塔赫-1”制导火箭与A-100火箭炮系统,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空军则拥有JF-17 Block III战斗机和歼-10CE战机,这两款机型均配备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和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可执行制空和对地攻击任务。 更引人注目的是,巴基斯坦陆军航空兵近期刚接收中国直10ME攻击直升机,这款被巴方称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的装备,在反恐作战中展现出100%的导弹命中率,其CM502空地导弹和TY90空空导弹的组合,对地面装甲目标和低空飞行器构成致命威胁。海军力量同样不容小觑,054A/P护卫舰和“汉果”级潜艇构成了阿拉伯海区域的有效威慑。 以色列与巴基斯坦的矛盾根源可追溯至长期的外交对立。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核武国家,巴基斯坦自1947年建国以来从未承认以色列,始终将巴勒斯坦问题视为核心关切。 近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大以色列”的言论,更被巴基斯坦外长达尔斥为“对地区和平的直接威胁”。在伊斯兰合作组织特别会议上,达尔明确指出,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万巴勒斯坦平民死亡,这种“肆无忌惮的集体惩罚”正在摧毁国际法底线。 当以色列9月9日空袭多哈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第一时间与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会晤,公开谴责以色列“公然侵犯主权”,并承诺支持卡塔尔采取一切反制措施。这种坚定立场与沙特防务协议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针对以色列扩张的联合防线。 当前中东的军事天平正在微妙倾斜。沙特虽拥有F-15SA战机和“台风”战斗机等先进装备,但受制于美国的技术封锁和士兵训练不足,实战能力始终受限。 反观巴基斯坦,其装备体系高度自主化,且在印巴冲突中已验证作战效能。通过此次防务协议,沙特相当于用石油财富换来了巴基斯坦的实战经验与核威慑背书——尽管巴方强调核保护伞仅针对印度,但170枚核弹头的存在本身已形成战略威慑。 这种新型同盟关系,或许会让以色列在策划军事行动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当常规导弹与无人机群可能遭遇同等规模反击时,任何军事冒险的代价都将变得难以承受。 地区力量重组的序幕已经拉开,而这场博弈的走向,或许取决于各方能否在红线边缘保持克制。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警告表示,以色列不应计划袭击部署在利雅得的巴基斯坦军队和战
士气沉沉
2025-09-22 09:47:42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