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比特币现在每天大约被挖出450个,价值3.5亿元左右。这450个比特币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电力的成本超90%。也就是说比特币挖矿大约每天消耗价值3亿的电费。比特币的价值是什么?除了浪费能源还能干啥用? 这些数字本身就很有冲击力,可大多数人想不明白,为啥只是挖点虚拟货币,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其实这一切和比特币的安全机制分不开。 比特币之所以少有人能轻松篡改,靠的就是全球无数台矿机的算力拼杀和海量电力的支撑,成本高到让黑客也望而却步,所以说挖矿是巨额保险也不为过,比特币用烧电的方式给自己上了锁。 这种安全感不是免费的,全球比特币矿工为了多赚点币,不断追逐低价能源,甚至有些矿场搬去了水电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 虽然近几年绿色能源比例提升了不少,但整体来看碳排放依然是绕不开的问题,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这一块成了比特币广受争议的痛点,单单靠说挖矿比金矿、传统银行更少污染,并不能让批评者闭嘴。 但是对于有些国家来说,比特币远不止是一种“高能耗的游戏”,在本币不断贬值,银行系统不稳或者外汇受限的地方,比特币就像最后的救命稻草。 没人能随意冻结你的账户,也不用担心手上的钱一夜之间变废纸,哪怕它价格波动大,也比一文不值的法币更让人心安。 再加上跨国转账时,比特币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也不用受限于各种手续和高额费用,转账快,手续费还低,这让很多普通人也开始关注起这项新技术。 但问题也不少,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注定了它很难变成日常用的“硬通货”,如果上午的比特币能买个爱马仕,下午这钱贬值一半,谁还敢用? 市面上虽然有不少商家支持比特币支付,但用起来还是不太方便,大多数人还是拿它炒币或者用来保值。另外,灰色交易和洗钱问题总是甩不掉的标签,这也让不少政府和主流资本一直对比特币持观望甚至抵制态度。 矿工和资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谁手里有算力,谁就能分到新区块,多赚到奖励。矿场投资拼的就是效率和电价,平台和基金则琢磨出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 整体市场被推着不断创新,技术升级、新的项目整天冒出来,但泡沫也随之而来,每次行情火爆,进场的人就多,泡沫破了,赔钱的又是普通人和小玩家。 监管也在不断介入,政策风一吹,市场立刻起伏,很多国家的态度从严打到宽容,来回变化,市场跟着一惊一乍,这种不确定性让每一次比特币暴涨、暴跌。 长期来看,比特币到底能不能变成真正的主流支付工具,依然是个很大的问号,它现在更多还是极少数人的金融试验场。
[下雨]比特币现在每天大约被挖出450个,价值3.5亿元左右。这450个比特币不
幕沧小澜
2025-09-22 15:44:38
0
阅读: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