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陕西米脂出了一个举人杜良奎。他长期从事革命运动,还加入了同盟会。他生有

运赛过去 2025-09-22 20:44:36

晚清时期,陕西米脂出了一个举人杜良奎。他长期从事革命运动,还加入了同盟会。他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我们熟悉的黄埔名将杜聿明,次子叫杜聿德,来头也不简单,他加入了红军,做过皖北工农红军副总指挥。 说起陕西米脂这个地方,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杨家将里的杨七郎,毕竟那是杨家将的发源地,但米脂不光有这些历史传说,还出了不少在近代史上留名的人物。其中一个就是杜良奎,他是清末的举人,家里是当地有名的地主,祖上杜伟高是秀才,父亲那辈就积累了不少田产,大概四五百亩地,够养活一大家子了。杜良奎生在光绪年间,具体是十九世纪末尾,那时候清朝已经摇摇欲坠,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刚过去没几年,全国上下都乱成一锅粥。他从小在家里念私塾,读四书五经,基础打得牢,后来考科举,文武双料都中了举人,这在当时西北地区可不是小事,文举考经史,武举考骑射,他两头都过关,说明人聪明手脚也利索。 中举后,杜良奎没像传统士子那样去当官,而是去了西安的长安大学堂教书。那是光绪三十年左右的事,长安大学堂是西北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教西学和经史,他在那儿当教员,接触到维新派的思想,渐渐对清廷失望。1905年同盟会成立,他秘密加入了,成为会员。那时候同盟会在西北活动不算多,但杜良奎没闲着,他几次回米脂老家,组织当地民团反抗清政府。 民团就是乡勇武装,他拉拢乡绅和农民,手里拿着土枪农具,赶走了县里的清吏,烧了些官府文书,算是地方上的小规模反抗。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陕西响应得快,西安光复后,他也参与了护法活动。1915年袁世凯要称帝,他又回米脂鼓动反对,组织人马讨袁。这些事听起来挺冒险的,但杜良奎是地主出身,家里有底气,行动起来也稳当。他一辈子没大富大贵,但这些革命经历影响了后代,算是把家传的书香和行动力都给了儿子们。 杜良奎有两个儿子,长子杜聿明是大家熟知的黄埔名将,次子杜聿德则走上了另一条路,加入红军,当过皖北工农红军的副总指挥。兄弟俩出生在1904和1906年,家里条件好,从小读书识字,还学骑射。杜聿明小名铁虎,十六岁那年,本来在榆林中学念书,但家里事多,他帮着干活,父亲从外地回来一看,觉得他荒废学业,就逼他重拾书本。那时候陕北教育落后,榆林中学是唯一的中学,校长是杜斌丞,也是杜家亲戚,学校里风气进步,学生们常讨论时局。 杜聿明受影响深,1924年春天,他和堂兄杜聿鑫、关麟征等十来个人,在于右任推荐下南下广州考黄埔军校第一期。那是国民党建军的关键时候,蒋介石当校长,招生严,杜聿明考上后分在第三队,队长是金佛庄。半年训练下来,他毕业分配到教导团当副排长,马上参加东征,打陈炯明,岭南战场上他率队架机枪,压制敌军阵地,表现突出。 东征后,杜聿明升得快,1926年北伐时,他已经是教导第二师的营长、团长,跟着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推进。北伐打到武汉,他指挥机械化部队,坦克车队是国民党最早的,杜聿明管着这些新玩意儿,战术上注重机动。1927年宁汉分裂,他跟着蒋介石去南京,升为第五军少将师长。那年他才二十三岁,就带兵打张宗昌的直鲁军,在徐州一带转战,部队推进快,缴获不少武器。抗日战争爆发后,杜聿明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将领之一,1937年淞沪会战,他指挥第八十七师,死守罗店,阵地反复拉锯,损失惨重,但拖住了日军。 1938年武汉会战,他升中将,带第五军打台儿庄战役外围,配合李宗仁的主力,歼灭日军万余。1942年缅甸远征,他统帅中国远征军,车路崎岖,补给线长,拉孟、猛定河口这些仗打得艰苦,部队从五万减到两万多,他亲自指挥撤退,保住了主力。回国后,又在豫湘桂战役中守衡阳,城破后突围。1945年抗战胜利,他升上将,管陆军总司令部。解放战争时,他指挥淮海战役,部队围在陈官庄,1949年被俘,后在功德林改造,到1975年特赦,晚年在北京写回忆录,1981年去世,七十七岁。杜聿明一生戎马,国民党嫡系里数一数二,但也见证了国民党从盛到衰的全过程。 再说杜聿德,他和哥哥不一样,走的是共产党的路子。杜聿德字茂亭,小时候也上榆林中学,受魏野畴和李子洲影响大,那学校是陕北革命摇篮,学生们偷偷传阅《新青年》。1927年春天,经郭洪涛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他二十一岁。次年初,他随老师魏野畴去安徽阜阳,进高桂滋部做兵运工作。皖北那时军阀混战,农民穷苦,中共皖北特委刚成立,杜聿德挑军官,拉队伍,1928年4月9日“四九”起义爆发,他率赤卫队攻城东驻军营寨,起义军打下阜阳县城,成立了皖北苏维埃政府,李端甫当主席,他和昌绍先分任工农红军副总指挥。 那是安徽第一个苏区,部队几千人,推行土地法,分田地,镇压地主,烧劣绅房子,方圆二十多里都动起来了。但国民党围剿快,蒋介石派兵清剿,红军损失大,4月13日一次战斗中,杜聿德中弹牺牲,年仅二十二岁。他是皖北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如果活下来,解放后至少中将级别。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