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张作霖在面试4个保镖时,突然有刺客闯进来,其中3人立即跑去抓刺客,另1个却走到张作霖身边,张作霖大骂:“你怎么不去抓刺客?”保镖只说了1句话,张作霖顿时大笑:“就是你了!” 那年头的奉天城可不太平。张作霖刚坐上二十七师师长的交椅,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盯着他。乱世之中,身边没几个靠得住的护卫,睡觉都难安心。他挑保镖,不光看身手,更得看脑子灵不灵光、临场反应快不快。 那天来的四个应聘的,个个都是练家子出身,虎背熊腰,眼神犀利。张作霖坐在太师椅上,一边慢悠悠喝茶,一边打量着他们。问题还没问两句,门外突然一阵骚动,还真有不怕死的挑这个时候动手! 三个汉子“噌”地就冲了出去,直扑声响传来的方向。唯独有个身材不算最高大、但眼神格外沉静的人,非但没往外跑,反而一个箭步贴近张作霖身前,右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警觉地扫视屋内各个角落。 张作霖当时就火了,扯着嗓门吼他:“别人都去抓刺客了,你愣在这儿干啥?!”那人头也没回,紧盯着门窗方向,只沉声答了一句:“我的职责是护您周全,不是追贼。万一刺客不止一个,调虎离山怎么办?” 就这么一句话,让原本怒气冲冲的张作霖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拍着大腿连声说:“好!好!就是你了!” 为啥偏偏选中他?道理其实不复杂。那三人反应快、身手好不假,但缺乏最关键的大局观。真正专业的护卫,第一要务永远是确保保护对象的安全,而不是被突发状况牵着鼻子走。 倘若刺客是声东击西,趁着护卫都被引开再发动真正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张作霖自己就是刀尖上闯过来的人,太清楚这种陷阱了。他赏识的不是武艺,而是冷静和忠诚,天塌下来也得先护住主帅,这才是保镖的本分。 后来才知道,闯进来的不过是个探子,故意制造混乱试探防卫漏洞。而那位被选中的保镖,名叫王永胜,后来成了张作霖身边最得力的护卫之一,多次在危急关头护其脱险。 这件事看起来是则趣闻,背后却藏着张作霖的用人之道。他能从一介草莽成为“东北王”,绝不只是靠运气或者蛮力。懂人、用人、放心用人,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那个混乱的年代,能活下来还能崛起的,哪个不是人精? 挑保镖如同挑心腹,武功可以练,机灵和忠心却难求。很多时候,决定命运的就是那一瞬间的判断,别人都在冲出去挣表现,唯独他看清了自己真正的任务是什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辽宁日报》旗下文史专栏《张作霖用人轶事》
1946年,美军强睡了两江总督曾孙女,宋美龄、胡适都干了什么。1946年,美国在
【7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