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面对镜头表示: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中国很独特!表明美国对付中国很吃力没有更好办法!其实就是把美国政客的窘境摆到了明面上,他们那些用了几十年的“老套路”,碰到中国居然完全不管用了。 就说加关税这招吧,当初特朗普一拍脑袋把对华关税飙到145%,那会儿华盛顿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满以为这样能把中国出口的路子堵死,让中国企业乖乖服软,结果2025年前4个月数据一出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反倒涨了5.6%,这波反向操作,估计不少美国贸易官员的眼镜都得当场碎一地。 别觉得这5.6%的增长是偶然,看看具体出口的东西就知道门道了。机器、电器这些大件产品占了六成,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日用品,而是真真正正能撑起出口体量的硬货。 就拿2024年的细分数据来说,中国冰箱冷柜对美出口涨了20.6%,现在美国人厨房里差不多一半的冷藏设备,掀开一看都印着“Made in China”;电烤箱更猛,出口量直接涨了18.3%,算下来每卖出5台电烤箱,就有1台是从中国运过去的。这背后可不是运气,是中国企业早就练出了“见招拆招”的本事。 浙江有家做塑料家居的双马塑业,前两年美国订单一下子少了1.5亿,换别的企业可能就慌了,但他们转头就把75%的产品卖到了东南亚,靠着调整市场布局,硬是把损失补了回来,还顺带打开了新市场;东莞的艾尔佳更聪明,把组装厂搬到泰国,核心的技术和零部件生产还留在国内,既避开了美国的关税壁垒,又没丢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全球供应链游击战”,美国的关税大棒根本追不上。 更有意思的是,这关税没打疼中国,反倒先砸了美国自己人的脚。美国铝业公司之前就公开叫苦,说因为找不到能替代中国的供应商,他们每年要多花1000多万美金采购原材料,这笔钱最后还不是分摊到美国消费者头上? 就像他们自己行业报告里说的,就算把美国所有闲置的铝产能都重启,每年还缺360万吨,这种产业链上的断层,哪是靠加关税就能补上的?到最后,美国老百姓买个铝制的锅碗瓢盆,都得为关税多掏好几块钱,这哪是“压制中国”,分明是“自己坑自己”。 最让美国没面子的,还是被他们当成“卡脖子”关键的芯片,居然也逆势涨了14.7%。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出口额直接飙到6502.6亿,平均下来每天就能赚36亿,这可不是靠低价冲量,而是真的有技术支撑。 就说汽车电子芯片,前半年累计出货超300万颗,不少美国车企都悄悄跑来采购,因为中国芯片的稳定性和性价比,比他们本土的一些产品还强;工业芯片更成了香饽饽,像用于智能制造的MCU芯片,出口量涨了22%,连德国、日本的一些工厂都开始批量下单。 美国越是搞限制,中国企业越不服输,华为Mate60手机大家都知道,现在90%以上的元件都是国产化的,46家国内供应商一起撑起了整条产业链,以前卡脖子的射频芯片、屏幕驱动芯片,现在都能自己造;中芯国际的14纳米晶圆产能还在不停涨,现在全球前十的芯片代工厂里,中国已经占了三家,市场份额从之前的5%涨到了13%。 说起来也讽刺,美国的禁令反倒成了免费广告,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芯片的进步,现在不少客户采购时,都会主动问“有没有中国产的芯片选项”,这可不是美国想看到的结果。 其实这一切的核心,还是中国经济那股子“打不垮”的韧性。美国以为关税能切断中国的供应链,却忘了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一颗螺丝,大到一台机床,都能自己造,不用看别人脸色。厦门有家做织带的企业,之前主要给美国节日装饰供货,关税一来订单少了,他们立马把织带改成国内婚庆、家居能用的款式,还开发了可降解材料,结果在国内市场卖得比之前还好; 宁波的一家家电厂,虽然美国订单少了三分之一,但他们转头开拓了东盟和欧洲市场,光是对越南的空调出口就涨了40%,把失去的订单全补了回来。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不只是“求生存”,还在“谋升级”,以前出口靠低价,现在靠技术,就拿洗衣机来说,以前对美出口的大多是基础款,现在干衣量大于10公斤的高端机型占了73%,单价涨了25%,但因为节能、智能的功能多,美国人照样愿意买,这就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变化。 就像贝森特说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美国的常规武器在这儿都失效了:加关税反而倒逼中国企业技术升级,完善供应链;搞技术封锁,中国反而在芯片、新能源这些领域跑出了加速度;想拉盟友围堵,结果中国和东盟、中东的贸易额越涨越高。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