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福克纳,很多读者对其望而生畏,虽说他的文字堪称一绝,但是其叙述手法常常让新读者云里雾里。记得余华曾说过,当他看完福克纳的这本《喧哗与骚动》,当时就惊呆了!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可以说他的文学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他也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略萨和余华等。莫言在1984年读完《喧哗与骚动》后才决定写高密东北乡,他把福克纳当作他的导师。
《喧哗与骚动》描写了南方贵族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家族中四兄妹悲剧的命运,揭示了传统崩溃与人性苦难。
福克纳让家族中的三兄弟各自讲一遍自己的故事,随后又自己用“全能角度”,以佣人迪尔西为主线,讲剩下的故事,故本书分四个部分讲述:
1️⃣1928年4月7日(班吉的部分):这部分通过班吉,福克纳渲染了康普生家颓败的气氛,通过班吉头脑中的印象,反映了康普生家那些孩子的童年。
2️⃣1910年6月2日(昆丁的部分):这部分交代了昆丁当天的所见所闻和他的活动,同时又通过他的思想活动,写凯蒂的沉沦与昆丁自己的绝望。
3️⃣1928年4月6日(杰生的部分):这部分写杰生当家后康普生家的情况,同时引进凯蒂的后代——小昆丁。
4️⃣1928年4月8日(迪尔西的部分):这部分纯粹写当前的事:小昆丁的出走、杰生的狂怒和迪尔西去教堂的经过。
读完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福克纳对生活与历史的高度认识和概括能力,不愧是福克纳作品中被公认最精美的一本小说。
福克纳在本书中采用了多角度的叙述方法及意识流写法,尤其是班吉的部分,通过他的意识流,我们能够体会到他失去了姐姐凯蒂的关爱,非常悲哀;当读到杰生的部分时,我仿佛看见他那唯利是图、奸诈阴险的形象跃然纸上,狠不能钻进书里和他理论一番;迪尔西是书中我最爱的人物,看到她勇敢、大胆、豪爽、温存、诚实,我时而流泪,时而为她鼓掌。她是那种在书中看到后,还真的会影响我生活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是那种我会反复去阅读的好书,真正的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真正的好书会让读者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福克纳就是属于这样的作家。推荐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