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还没跪,韩国也没跪,没想到印度要先跪了,不是印度想跪而是不得不跪。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日本和韩国面对美国压力时稳扎稳打,谁知印度却率先在谈判桌上低头,这场看似被动让步的博弈背后,藏着多少地缘算计?读者不禁好奇:印度这一跪,究竟是为求自保,还是会自食苦果? 中美贸易争端这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美国到处施压,要求各国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的伙伴,在汽车和农业领域面临具体要求,东京方面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明立场,维护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因为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和原材料供应地。 韩国也遇到类似情况,首尔在半导体和钢铁上承受关税威胁,美韩多次交换意见,韩国提出增加对美投资来缓和矛盾。印度则不一样,新德里一直把美国当成战略靠山,想借此提升自己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吸引制造业转移,挑战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2025年4月,美国对印度征收额外25%关税,因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总关税达到50%,这给印度经济带来压力,推动新德里加快与华盛顿的谈判。印度媒体指出,这种情况下,美国副总统访问成为印美关系的关键节点,印度成为率先回应的国家,而日本和韩国在后续几个月才跟进。 美国副总统JD Vance于2025年4月21日抵达新德里,开始四天访问,与印度总理Narendra Modi会晤,讨论印美贸易合作框架,美方期待印度扩大军事装备采购规模,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会晤后,Vance在拉贾斯坦国际中心发表讲话,指出两国就贸易协议初步框架达成共识,美方希望通过此举维持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同时敦促印度增加对美军备订单。 印度媒体将此次访问视为印美关系的初步检验,因为美国总统此前批评印度为“关税之王”,却需借助印度制衡地区势力。Vance此行带有家庭元素,其妻子Usha Vance出身印度移民家庭,信奉印度教,一家人在访问期间一同前往阿克萨达姆神庙,Vance表示印度文化自豪感与西方世俗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他们前往泰姬陵和Amber Fort,他对媒体称,美印关系将塑造21世纪格局。这种家庭式访问凸显两国间个人联系,Modi政府此前于2024年派总理访美,寻求取消对印关税措施,虽当时未获回应,但2025年4月双方开始推进协议。 谈判中,印度展示积极姿态,承诺通过措施缩小对美贸易顺差,并借助Quad安全对话强化地缘合作。美方于2025年4月23日宣布谈判接近尾声,印度同意部分接受对等关税要求。整个期间,印度官员频繁与美方举行视频会议,调整政策条款,以规避更严厉的贸易壁垒。 新德里街头有农民抗议,但政府通过官方声明强调协议有利于国家长远利益。Modi在议会讲话时强调互利原则,推动协议附件制定,其中包括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允许印度在特定情况下单方面征收300%特别关税,并将药品供应中断和农民运动等21项事由列入安全范畴。这种灵活设计源于印度在以往与俄罗斯军购和欧盟自贸谈判中的经验,彭博社报道指出,类似策略曾在多场国际谈判中发挥作用。 印美协议快速推进,向日本和韩国发出信号:面对美国关税压力,需要主动沟通并展现诚意,方可争取优惠条件。日本于2025年7月22日与美方敲定框架,同意15%关税并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韩国谈判虽遇分歧,但于2025年7月30日参照路径,设立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换取关税调整。印度表面让步,实际保留缓冲空间,可根据WTO规则在安全利益受威胁时实施措施。 印度此举加剧对华敌意,新德里于2025年8月提高对中国商品关税,并准备接收部分原本销往中国的美国飞机订单。这种行为源于印度追求大国地位,却依赖中国供应链,基础工业仍需中方支持。如果印度继续基于对华对抗追求地位,终究会自食苦果,被自身政策束缚。中国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多边贸易,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看到,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不得人心,各国都在寻求平衡。 印度这一步,看似不得已,但也暴露了其战略短视。日本和韩国虽后让步,但保留了更多自主空间。这提醒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才是长远之道。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外部压力,我们靠实力说话,不卑不亢。 印度跪了,但中国站得稳。这事关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回顾整个过程,日本还没跪,韩国也没跪,没想到印度要先跪了,不是印度想跪而是不得不跪,这故事告诉我们,贸易谈判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要互利共赢。 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反对单边主义。未来,印美协议第一阶段预计2025年11月完成,但细节还有变数。
日本还没跪,韩国也没跪,没想到印度要先跪了,不是印度想跪而是不得不跪。 在中美
蕊蕊聊过去
2025-09-23 15:44:54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