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外媒爆料,新加坡总理当众表示,台湾是中国红线中的红线,并且还结合国际局势,把自己的国家,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讲话,网友:为什么不跟美国人走在一块了? 新加坡向来以务实外交著称,其外交政策长期围绕 “大国平衡” 展开。过去十年,新加坡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樟宜海军基地常年停靠美国舰艇,双方每年开展的 “卡拉特” 联合军演从未中断。 但在台湾问题上,新加坡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早在 1990 年与中国建交时,就明确将台湾定位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总理强调 “红线中的红线”,并非突然转变立场,而是对长期外交原则的再次明确,只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番表态被赋予了更多解读空间。 总理在讲话中提及的 “弱者” 定位,与新加坡的地理和经济特性紧密相关。这个国土面积仅 734.3 平方公里的国家,没有天然资源,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安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 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新加坡担心区域局势失控会冲击自身利益,因此更倾向于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非选边站队。 这种立场在其近期的外交动作中可见一斑,既没有加入美国主导的 “印太经济框架” 贸易支柱谈判,也在 RCEP 框架下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2024 年新中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 8.2%,中国连续 14 年保持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网友关注的 “为何不跟美国人走在一块”,背后是对新加坡外交逻辑的好奇。事实上,新加坡与美国的合作集中在安全领域,而在经济和政治议题上,始终保持自主判断。 2023 年,美国推动 “芯片四方联盟” 时,新加坡虽参与对话,却拒绝签署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的协议;在乌克兰问题上,新加坡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却始终未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这种 “安全靠美、经济靠中” 的平衡策略,是新加坡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的选择,而非简单追随某一方。 这种 “弱者” 视角的表述,既是对新加坡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也是在呼吁大国承担更多责任,避免冲突升级。在台湾问题上强调 “红线”,本质上是担心台海局势紧张会波及全球供应链,影响新加坡作为转口贸易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的表态很快引发周边国家关注。马来西亚总理在随后的东盟会议上,也呼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菲律宾则表示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这种连锁反应,反映出东盟国家对台海局势的共同担忧。作为东盟中与美国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之一,新加坡的立场转变,可能会影响其他东盟国家在中美之间的态度,进一步推动区域国家倾向于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分歧。 讲话结束后,新加坡外交部迅速将全文发布在官网,其中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与中国外交部立场高度一致。这种清晰的表态,既避免了被卷入台海争议,也为新中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9月19日外媒爆料,新加坡总理当众表示,台湾是中国红线中的红线,并且还结合国际局
百日依山尽
2025-09-23 16:28:16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