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暗自窃喜,有救了?她连忙说: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 这一句急中生智的回答,不仅救了她自己的命,更成就了一个传奇。敌人怎么都想不到,眼前这个满脸泥污、衣衫褴褛的年轻女子,就是他们口中那个让他们闻风丧胆的“双枪老太婆。 莫林原名叫姚世瑞,出生在江苏如东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药铺里长大的她,从小就闻着草药味,看着父母为乡亲们看病抓药。 她本来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但日本人的铁蹄踏碎了这份宁静。学校里老师讲的“九一八”,同学们讨论的国家存亡,让她再也坐不住了。 十七岁那年,抗战全面爆发,姚世瑞和弟弟姚世虎一起瞒着家人,偷偷跑去参加了新四军。 为了保护家人不受到牵连,组织上给她改了名字,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叫姚世瑞的姑娘,多了一个叫莫林的战士。 刚到部队时,莫林和许多年轻学生一样,对打仗一窍不通。但她肯吃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习射击,双手磨出了血泡,结成厚厚的老茧。 她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神枪手,全靠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当时游击队里女兵很少,莫林很快就显露出她的价值。她不仅枪法好,还因为读过书,被安排做宣传和情报工作。她带领着小分队,深入敌后,走村串户,动员群众抗日。 有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她们不得不昼伏夜出,藏在芦苇荡里,靠着老百姓偷偷送来的食物充饥。 莫林最厉害的本事,是善于伪装。她经常把自己打扮成农村老太婆,头上裹着白毛巾,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弯着腰慢慢走路。 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老太婆”,腰里别着两把锃亮的短枪,是个让敌人头疼的游击队员。 就这样,“双枪老太婆”的名声在敌人中间传开了,而且越传越神,都说她是个百发百中的老奶奶。 真正的考验来得突然。一次执行任务时,莫林的小分队遭遇敌人突袭。枪声中,队伍被打散了,她为了掩护受伤的战友,不幸被捕。 敌人把她拖回营地,严刑拷打。皮鞭抽在她身上,鲜血浸透了衣衫。但她咬紧牙关,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个普通农妇,什么都不知道。 敌人看她年纪轻轻,确实不像传说中的“双枪老太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就在敌人决定把她活埋时,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敌人最后试探地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心里一亮,立刻意识到对方没有认出自己,机智地回答:“认识认识,就是那个老太婆嘛。”敌人信以为真,觉得这个年轻姑娘没什么价值,加上她家里和党组织凑钱营救,最终把她释放了。 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让莫林更加成熟。归队后,她被任命为政委,带领队员们继续战斗。她更加谨慎,每次行动都周密计划,亲自踩点。 敌人对“双枪老太婆”的搜捕越来越紧,莫林和她的队员们依靠群众的掩护,一次次化险为夷。 莫林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抗战女兵的缩影。她们原本是平凡的女儿、妻子、母亲,但国难当头,她们挺身而出,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 像东北抗联的梁树林,被称为“抗联之母”,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她自己也被敌人打断肋骨、敲掉门牙,却始终严守党的机密。 山东的陈秀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酷刑,宁死不屈,在就义前高唱《国际歌》。中国远征军女兵方寿纯,在印度战场上一人手雷炸死七名日寇,还识破了日军间谍。 这些女英雄,有的像莫林一样机智应变,有的像陈联诗那样双枪赴会,有的在后方默默支援 。她们的故事,不应该被遗忘。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回望这些女战士的足迹,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她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普通的中国人,但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她们选择了最不普通的道路。 她们用青春、热血和智慧,书写了抗战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信息来源: 抗日战争纪念网《威震东海之滨的“双枪老太婆”莫林》 人民网《东北抗联女兵: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中国军网《陈秀英:巾帼丹心照汗青》 人民网《中国远征军最后一位健在女兵的传奇故事》 山东英烈网《巾帼丹心照汗青 ——记共产党员陈秀英烈士》
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莫林一听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23 21:4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