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25岁的永琪病死了。乾隆伤心极了,按照太子的标准给永琪办了葬礼。让人

曼冬看娱乐 2025-09-24 08:34:02

1766年,25岁的永琪病死了。乾隆伤心极了,按照太子的标准给永琪办了葬礼。让人奇怪的是,一个月后,乾隆居然下令把给永琪治病的几个太医都杀了。乾隆气呼呼地大喊:“你们都得给永琪陪葬!”

乾隆三十一年的紫禁城,阴雨绵绵。二十五岁的永琪躺在阿哥所里,已经咳了半个月血。乾隆守在床边,眼睛通红。

“皇阿玛...”永琪虚弱地伸手,“儿臣...怕是不中用了...”

乾隆紧握他的手:“胡说!朕的麒麟儿,定能挺过去!”

太医们跪了一地,瑟瑟发抖。太医院院使颤声道:“皇上,五阿哥的痹症已入骨...臣等...尽力了...”

乾隆猛地踹翻药箱:“废物!朕养你们何用!”

永琪艰难喘息:“皇阿玛...别怪他们...”

三月初八,永琪薨。乾隆抱着儿子尚有余温的身子,整整坐了一夜。天亮时,头发白了一半。

葬礼办得极其隆重。乾隆下旨按皇太子规格治丧,百官哭临,亲王以下皆穿孝。梓宫用金丝楠木,陪葬品比亲王多三成。

出殡那日,乾隆亲自扶灵出朝阳门。百姓围观,见皇帝老泪纵横,无不唏嘘:“皇上最疼的五阿哥,可惜了...”

丧事毕,乾隆独坐养心殿,对着永琪的画像发呆。突然问太监:“那些太医呢?”

太监小心回话:“都在太医院待罪...”

乾隆冷笑:“待罪?他们确实有罪!”

次日早朝,乾隆突然下旨:“将所有为五阿哥诊病的太医,全部处斩!”

满朝哗然。大学士傅恒忙劝:“皇上三思!太医虽未能挽回阿哥,但罪不至死啊!”

乾隆暴怒:“庸医害死朕的麒麟儿,不该死吗?全部陪葬!”

刑部大牢里,太医们面面相觑。院使苦笑:“终究逃不过...当初就该辞官...”

最年轻的太医张仲元突然道:“院使大人,五阿哥的病...当真治不好吗?”

院使沉默良久,低声道:“痹症入骨,华佗再世也难医。只是...”他欲言又止。

张仲元追问:“只是什么?”

院使摇头:“不可说...不可说...”

刽子手来时,太医们纷纷写下遗书。唯独院使一言不发,从容赴死。

血溅刑场那日,北京城狂风大作。百姓窃语:“皇上这是伤心过度啊...”

傅恒夜访养心殿,见乾隆正摩挲永琪的玉佩。壮胆道:“皇上,臣查过医案,太医用药并无差错...”

乾隆抬眼:“连你也觉得朕疯了?”

傅恒跪地:“臣不敢!只是...如此大动干戈,恐寒了天下医者的心...”

乾隆突然道:“你知道永琪去年为何坠马?”

傅恒一愣:“不是意外...”

“是意外?”乾隆冷笑,“朕查过了,马鞍被人动了手脚!”

傅恒震惊:“何人如此大胆?”

乾隆目光阴冷:“永琪太优秀了。文韬武略,众望所归...有人坐不住了。”

傅恒顿时明白。永琪是实际上的长子(前四子早夭),又深得圣心,早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太医们...”傅恒冷汗直流,“难道...”

乾隆咬牙:“院使临刑前,递了密折。说永琪痹症突发前,曾用过来路不明的药膏!”

傅恒跌坐在地:“那皇上为何...”

“朕能如何?”乾隆突然苍老许多,“彻查?再把剩下的儿子杀几个?”他苦笑,“只能拿太医出气...总好过兄弟相残。”

傅恒这才明白,皇帝杀太医是幌子。真正要掩盖的,是皇子间的暗斗。

后来乾隆下令,永琪医案全部焚毁,太医院换血。所有知情者,或贬或死。

奇怪的是,永琪生母珂里叶特氏反而晋封贵妃。乾隆常去她宫中,却只坐着发呆。

有夜大雨,乾隆突然说:“朕知道永琪怎么死的。”

珂里叶特氏颤抖:“皇上...”

乾隆自语:“朕小时候,皇阿玛也这样...哥哥们斗来斗去...”他突然落泪,“朕以为能护住永琪...”

珂里叶特氏痛哭:“是臣妾没护好阿哥...”

乾隆摇头:“不怪你...怪朕把他推太高...”

后来乾隆立永琰为储,却再不像对永琪那般亲自教导。有次永琰背书出错,乾隆恍惚道:“若是永琪...”说半句便停,挥退众人。

嘉庆即位后,曾调阅永琪医案,却发现只剩薄薄几页。问及老宫人,皆讳莫如深。

只有个扫地太监晚年醉言:“五阿哥薨那晚,我看见四阿哥的人从太医院出来...”次日这太监便暴毙身亡。

真相终究湮没。唯刑场旧址,每逢阴雨仍似有血腥味。老北京人说,那是太医冤魂不散。

乾隆晚年常对永琪画像自语:“麒麟儿,朕为你报仇了...”至于报的什么仇,只有他自己知道。

或许杀太医是真泄愤,或许是为掩盖宫闱黑暗,或许兼而有之。帝王心术,本就难测。只可怜那些太医,成了皇家父子情的祭品。

永琪墓至今仍在,碑文刻着“荣纯亲王”。纯字谥号,似在诉说什么,又似在掩盖什么。

0 阅读: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