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口被拒,她却说:我不是来乞讨的,我是来找县委书记上交黄金的。 1939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刚进入相持阶段,战场上的枪炮声才歇了些,平江这片红色土地就被一场血案打破了平静。 国民党顽固派不管民族大义,偷偷包围了新四军驻平江加义通讯处,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通讯处主任涂正坤,就是在这场突袭里被杀害的,那年他才42岁。 毛主席后来在延安写《必须制裁反动派》,三次提到涂正坤的名字,足见这场牺牲有多让人痛心。 就在涂正坤被害这天,他的妻子朱引梅正在街上忙着给孩子捡药,十个月大的儿子涂明涛还留在家里。 她心里又急又怕,一边惦记丈夫,一边担心孩子,好在房东邓选臣夫妇心善,看见匪徒冲进来,赶紧把明涛抱过去,匪徒问起就说:“这是我女儿的孩子。”硬是把孩子护住了。 后来当地群众又帮着把朱引梅藏进一户人家的铺房,到了傍晚,党组织派人把她和孩子送回了谢江荷包洲,这才让母子俩逃过一劫。 等混乱平息些,朱引梅清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了两样重要东西:一大包没来得及分发的法币: 那是通讯处几十人的当月薪俸,还有一斤多黄金,是涂正坤保管的党的活动经费,她没多想,先设法找到侥幸脱险的留守处负责人黄耀南,把法币全交了过去。 至于那些黄金,她心里清楚,自家从来没这么多钱,这肯定是公家的,是党的经费,就算现在和组织断了联系,也得好好护着。 她找了件旧衣服,把黄金缝在里面,贴身绑在身上,就像护住了丈夫没说完的话、没做完的事。 从那天起,朱引梅的日子就成了“颠沛”两个字。 为了躲着反动派“斩草除根”,她抱着孩子往湘鄂赣三省跑,平江、浏阳、通城、通山这些地方,都留下过她乞讨的脚印。 住的地方没个准儿,有时是破庙里漏风的角落,有时是牛棚里堆干草的地方;吃的更是没着落,运气好能帮人做点针线活换口饭,运气差就只能捡破烂、挖野菜,实在不行就沿路讨米。 孩子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小脸瘦得只剩骨头,她自己也饿得头晕眼花,可手摸到贴身的黄金,就从没动过一点念头。 就这么熬了十年,1949年7月,平江终于解放了。 这时候的朱引梅才39岁,可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牙齿掉了好几颗,腰也弯得直不起来,看着比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显老。 她没顾上歇口气,第一时间就抱着包袱找到县委书记齐寿良。 见到人,她解开包袱,撕开里面那件旧衣服,把带着自己体温的黄金递过去,说: “齐书记,涂正坤牺牲时,湘鄂赣特委留下12两黄金,我藏着它讨米十年,一分没动,今天全部上交;还有4两,是我做童养媳时的嫁妆,这十年我没交过党费,现在一起交了。” 齐寿良当场打了收条,派人把黄金送到人民银行金库,这事当时就像件平常事,慢慢被大家淡忘了。 直到1995年,平江县委搞房改,要求住机关宿舍的干部交钱买房。 80多岁的朱引梅靠着烈士遗属补助过日子,儿子涂明涛身体又不好,拿不出这笔钱。 她当着领导的面说:“我一辈子公私分得清清楚楚,从没起过歪心,不然当年那一斤多金子就不会上交了。” 这话一出口,大家才知道她当年背着黄金讨饭的故事,组织查证后,省财政厅特意批了钱帮她买房,也算是给这位老人一点迟来的补偿。 朱引梅守的哪里只是十二两黄金?那是共产党人最金贵的“公私分明”。 兵荒马乱的年月,黄金能换粮食、能换安稳,能让饿肚子的孩子吃上口饱饭,可她心里有杆秤: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碰。 涂正坤没来得及跟她交代黄金的事,可他一辈子对党忠诚的样子,早刻在了朱引梅心里。 她自己是老党员,知道党费是党员的责任,就算颠沛十年,也得把这笔账补上。 这种清醒,不是靠什么大道理,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做人要本分,公家的东西不能占”,可在绝境里能守住这份本分,就比黄金还珍贵。 还有那十年的苦,不是一天两天的难,是三千多个日夜的熬。 没地方住、没东西吃,还要躲着敌人,带着年幼的孩子,换谁都可能撑不下去,可朱引梅撑下来了,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 她信共产党一定会胜利,信丈夫走的路是对的,信自己护着的这笔钱,总有一天能交到组织手里。 朱引梅用一辈子的坚守告诉我们,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手里的财富,是心里的那份本分和信仰。
1949年,一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口被拒,她却说:我不是来乞讨的,我是来找县委书记上
断代史鉴
2025-09-24 12:13:2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