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400年做侵华准备,用50年制定作战方案,读完之后不寒而栗 说起日本对中国的那点野心,其实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事儿,得从四百多年前的丰臣秀吉说起。这家伙生于1537年,出身穷苦农民家庭,早年给织田信长当差,从底层足轻爬上来,靠着战场上的狠劲儿,一步步成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1582年信长死后,他迅速收拾残局,三年内就统一了大部分日本地盘,1585年封关白,次年又升太政大臣。统一后,他闲不住,马上就把目光盯上了海外,尤其是朝鲜和中国。1590年,他公开宣称要征服朝鲜,再借道打进明朝,占领华北,甚至把印度都算进他的版图。1592年,他就派了十五万大军渡海,两个月内拿下平壤,但明军援朝后,日军顶不住,损失惨重。1597年他又组织第二次出兵,这次更惨,撤军时丢了十多万人。秀吉这人野心大到没边儿,统一日本后不满足本土,就想对外扩张来分封功臣,缓解内部矛盾,结果两次侵朝都砸了锅,1598年他病死,留下一堆烂摊子。他的后代也没撑多久,1615年丰臣家在关原之战后灭绝,但那股子扩张劲头儿,却像种子一样埋在了日本人的脑子里。 再看小川又次,这位是明治时代陆军里的情报头子,生于19世纪中叶,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1887年升任陆军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那时候日本刚维新没几年,军方就开始琢磨怎么对付清朝。他亲手炮制了《清国征讨方略》,这份文件长达几万字,详细分析了清军的弱点:兵力分布散乱,海军落后,财政吃紧,官场腐败。方案里,他规划从辽东半岛登陆,先切断清朝的四肢,让它动弹不得,然后分兵占北京和长江流域,最后把中国拆成小邦国,便于日本控制。他还强调海军优先,得先砸掉北洋水师,陆军再跟进。这不是空想,他派间谍去中国沿海侦察,收集了清军军费和防御情报,方案里甚至算好了五年准备时间,就能动手。甲午战争前,这文件在日本军界传得沸沸扬扬,直接影响了山县有朋的“利益线论”,把中国划进日本的势力范围。小川后来退了休,1910年代死在东京,没啥风光,但他的那套思路,成了后来侵华的蓝本。 田中义一更是个狠角色,1864年生,长州藩武士家出身,早年进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参加西南战争和日俄战争,当过情报官,在奉天战场上偷过俄军地图,战后升得飞快。1918年他当陆军大臣,1927年出任首相兼外相。那年夏天,他主持东方会议,在大连开了七天会,制定《对华政策纲要》,然后上呈天皇的《田中奏折》就出来了。这份折子直白得吓人:要征服世界,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先拿满蒙。里面分步骤,先用经济渗透和间谍活动搅乱东北,然后炸铁路制造借口,出兵占沈阳,再推进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田中还规划了占中国后怎么分赃:华北给日本控制,长江流域让给英国,华南归法国,美国分东南。整个计划基于一战后日本在山东抢了德国的权益,趁列强忙欧洲,蚕食中国。他下台后,这折子泄露,震惊世界,但日本军方照旧执行。田中1929年死于心梗,结束了军旅生涯。 这四百年,日本从秀吉的草莽野心,到江户的理论酝酿,再到明治的制度化,步步为营。维新后,他们建海军、扩陆军,派留学生学西方军技,还搞情报网,监视清朝。佐藤和吉田的书成了军校教材,灌输“皇国”优越论。到了19世纪末,日本的侵华就不是梦了,而是实打实的计划。尤其是最后五十年,从1887年小川的《清国征讨方略》起,到1931年九一八,整整五十年的细化方案,让人脊背发凉。小川的方略是起点,评估清军总兵力八十万,但分布不均,海军只值日本一半,得先断臂膀:占辽东、台湾,再分北京和长江。海军也提六份类似计划,强调五年备战。1895年马关条约后,日本尝甜头,1900年庚子事变,又占北京,签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1915年二十一条,强迫袁世凯让步,经济、政治全渗透。一战结束,日本在凡尔赛抢了山东,国际联盟虽谴责,但日本无视,继续推“大陆政策”。1920年代,田中上台,东方会议把小川的旧方案升级:用经济危机搅乱中国,先满蒙,再全境。奏折里算细账:炸铁路借口,出兵东北,建伪满洲国,分中国为五块,日本拿大头。关东军私自行动,1931年炸柳条湖,占沈阳,三个月拿下东北全境。这五十年,日本不光军备,还搞外交,列强忙欧洲,它就钻空子,步步蚕食,方案从粗糙到精密,逻辑就是弱肉强食。 回看这些,秀吉的梦碎在明军铁骑下,死时六十一岁,葬在京都,没实现大帝国。小川又次退役后低调,1910年代病逝,没见他的方案开花结果。田中义一1929年宴会上心梗倒地,四十九岁,奏折虽泄露,但关东军没管,继续执行。日本的四百年算计、五十年蓝图,到头来砸了自己脚,国际社会谴责,国内民不聊生。说到底,侵略这事儿,从来没好下场,中国挨打十四年,但站起来了,日本呢?到现在还得面对历史账本。想想那些方案,细到分尸中国领土的步骤,真够渗人的,得警醒后人,别让野心毁了和平。
日本用400年做侵华准备,用50年制定作战方案,读完之后不寒而栗 说起日本对中
运赛过去
2025-09-24 20:46:34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