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陈毅的夫人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她叫来了三个儿子,用尽最后的力气叮嘱道:“妹妹不出嫁,你们谁也别分家!” 陈毅的夫人叫张茜。 1938年,16岁的张茜参加新四军。 参军后,张茜在军部战地服务员工作,期间,她认识了陈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两人通过书信往来孕育出了爱情,并在1940年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张茜育有三子一女。 她和陈毅最小的孩子叫陈珊珊。 陈珊珊于1950年出生,她是陈毅夫妇最小的孩子,也唯一的女儿,自她出生后就备受宠爱,“珊珊”这个名字是陈毅给她取的,意为如美玉般珍贵。 在陈毅夫妇的教育下,陈珊珊虽然出身优越,但她很明白“自家和别家并无二致,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 除了陈毅夫妇,陈珊珊的3个哥哥,也很疼爱这个妹妹。 1974年3月,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张茜在病榻上生命垂危,临终前,她将3个儿子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叫到了床边,用尽最后的力气嘱咐道:“妹妹不出嫁,你们谁也别分家!”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母亲沉重的托付,张茜希望,在她离世后,她的孩子们能够互相帮助。 对于张茜临终前的嘱托,3个儿子深受震动,他们向张茜保证:“妈,您别担心,我们一定好好照顾好妹妹。” 张茜病逝时,陈珊珊并不在国内,她于1973年去了国外留学,这时候人在英国。 张茜病逝后,为了不让陈珊珊担心,陈昊苏三人就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陈珊珊回国时,已经是1975年,直到这时,她才知道了母亲病逝的消息,在哥哥们的陪伴下,她来到了母亲张茜的墓前长跪不起,泪水浸湿了地面。 为了完成母亲张茜的遗愿,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决定,将每个月的20号定为“家庭日”,几个孩子都需要聚在一起开会。 在陈珊珊结婚前,家里的收入都需要上交,支出需要集体决定,这种团结和责任感,在当时的高干子弟中并不多见,被许多人称赞为典范。 1977年底,在二哥陈丹淮的搭线下,陈珊珊与留英同学、外交官王光亚相识并结婚。 在陈珊珊的婚礼上,三位哥哥凑了680元为妹妹置办嫁妆,其中包括了一台母亲张茜生前答应要送给她的上海“蝴蝶牌”缝纫机。 两人婚礼也十分简单,婚礼上没有酒席,只有西瓜招待至亲,其中最特别的环节,就是新人向陈毅敬献鲜花,这些花瓣,采自中南海西花厅周总理和邓颖超亲手种下的海棠树。 陈珊珊完婚后,几人才开始分家,虽然分家,但陈家兄妹仍保持密切联系,并且约定每逢重要节日,兄妹四人必定相聚,共同追忆父母的教诲!
1974年,陈毅的夫人躺在病床上,生命垂危,她叫来了三个儿子,用尽最后的力气叮嘱
寒星伴月念情长
2025-09-25 02:01:44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