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引爆金融核弹,中国连抛售7307亿美债,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 每当美股一涨

飞天史说 2025-09-25 10:41:00

美联储引爆金融核弹,中国连抛售7307亿美债,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 每当美股一涨再涨,坊间总有句话挂在嘴边:美股永远涨。 但刚刚,这套说辞撞上了铁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美股估值相当高”,仿佛扔进了金融市场一颗大炸弹,直接把美国三大股指吓得齐刷刷往下跳。 别看跌幅不大,可这背后的信号却比任何暴跌都来得狠——市场信仰开始松动。全球经济的这盘棋,突然间暗流涌动。 中国大手笔抛售美债,巴菲特悄悄清空中企股票,这几步棋连起来看,真不是简单的巧合。 全球资本的重心正在悄悄挪动,这里面的门道值得细细琢磨。美联储一句话,中国和巴菲特的动作,究竟是在担心什么,又在瞄准什么新出路? 鲍威尔一句“估值高”,就像给美股神话当头一棒。回到那天,鲍威尔在普罗维登斯商会的演讲现场,气氛本来还算平静。 可他话音刚落,市场立刻变脸。道指、标普、纳指仿佛被点了穴,立马止步不前。其实,鲍威尔的意思很明白。他并不打算继续做美股的“保护伞”。 多年来,华尔街有种流行的说法,叫“美联储看跌期权”——只要市场大跌,美联储就会出手救市。可这次,鲍威尔的表态像是在打脸。 美联储似乎更看重金融系统的稳定,而不是给股市当保姆。再加上AI概念的火爆,科技股涨得让人眼晕,市场早就怕泡沫吹到天上去,如今鲍威尔这盆冷水泼下来,谁还敢闭着眼睛往里冲? 不少分析师私下也说,AI股市像是左脚踩右脚想飞天,迟早要摔个跟头。更扎心的是,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表现早就脱节。 卡斯货运指数连续28个月下滑,创下2020年以来新低。美国经济外表光鲜,底子却越来越虚。这一切,让鲍威尔的警告显得格外刺眼,市场的底气也没那么足了。 眼下,全球资本的布局正在悄然生变。中国这边,抛售美债的节奏一点没放缓。截止到2025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债已经减到7307亿美元,刷新了2009年以来的新低。 这个动作其实早有苗头,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中国就开始逐步减持美债。按照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这已经是长期策略。 外汇储备多元化,规避美元长期风险,是中国央行的算盘。另一头,巴菲特这位价值投资的“活化石”,也在悄悄做减法。 他把持有了14年的比亚迪股份全部清空,账上现金创了新高。巴菲特不是不看好中国企业,而是眼下全球风险太大,留着现金才能有底气应对风浪。 其实,中国抛售美债和巴菲特撤出中企,乍一看方向不同,但背后的道理却出奇一致。他们都在警惕美元资产的潜在风险,为新一轮金融风暴提前做准备。 这不是对谁“唱空”,而是资本的本能选择。美元债务模式越滚越大,谁都不想当最后接盘侠。中国抛债,也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一个缩影。 从俄罗斯到中东,不少国家都在试图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把鸡蛋分散在更多篮子里。这种趋势下,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正在慢慢打折。 市场波动背后,货币政策的博弈又多了一层复杂味道。美联储降息的步伐正在逼近,这让全球资本更加敏感。 鲍威尔的发言,其实是想温和提醒市场,别把降息当成股市“冲天炮”,资本外流的风险随时可能爆发。 降息虽然能刺激经济,但一旦美元资产失去吸引力,资本大规模撤离,泡沫说破就破,美联储也救不了场。 对于中国来说,这反而可能带来新机会。美元利率往下走,中美利差缩小,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随之增加。 国内不少机构已经开始分析,人民币升值的空间打开,A股和港股估值偏低,国际资本可能会重新考虑流向。 中国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这在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反而成了稀缺品。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也在加快,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不断推进。 相比之下,美国靠降息维持经济,实际是透支未来信用。货币价值的博弈,正悄悄成为中美博弈的新主战场。 中国不靠嘴硬,靠的是谋定而后动,把被动转成主动。说到底,金融市场的本质就是信心。谁能稳住信心,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回头看这三件事,鲍威尔的警告、中国的抛债、巴菲特的撤退,像是连环反应。它们共同揭示了美元资产高估值下的隐忧,也反映了全球资金在新格局下的重新流动。 资本不是傻子,风向变了,就得先收伞。未来全球金融稳定性,将取决于美联储能不能让泡沫慢慢消气,中美这两架马车能不能各自稳住阵脚。 市场波动会越来越剧烈,投资人也得多留个心眼,别被惯性思维绑架。在美元霸权逐渐松动的今天,谁能顺势而为,谁就能抓住下一个机会。 中国市场的深度和人民币资产的潜力,将在这场全球洗牌中迎来真正的考验。市场已经变天,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更懂得顺势而为。 参考资料:重大转向!鲍威尔一句话引爆市场!金价、美股科技巨头齐跌! 2025-09-24 14:15·中国商报

0 阅读:613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