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川普在联大情绪失控,克宫突然向全球宣布:中俄达成“史无前例”的战略合作 川普在联合国大会严重超时4倍的演讲冲上了外网热搜,包括美媒在内的很多外媒都发现他当时明显“情绪失控”。这是因为中俄达成一项“史无前例的能源战略合作协议”。 9 月 23 日的联大一般性辩论现场,特朗普的演讲从一开始就透着焦躁。他频繁打断自己的叙述,反复强调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 “主导地位”,提及国际能源格局时,更是多次停顿,眼神扫过会场。 这场充满张力的演讲结束不到 24 小时,克里姆林宫的声明给出了关键线索。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证实,俄中本月初已在北京签署 “面向未来多年的能源供应合同”,将其定义为 “史无前例” 的战略合作。消息经 CNBC、卫星社等外媒报道后,迅速引发国际舆论震荡。 这份合作协议延续了中俄能源合作的互补特性。协议覆盖天然气、原油等多个领域,俄方将通过已建成的东线天然气管道,扩大对中国的供应规模,这条管道曾定下 30 年内供应超 1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如今新协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码。 更受关注的是结算方式的突破,有消息显示部分交易将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与此前国际能源交易的常规模式形成差异。佩斯科夫在声明中特别提到,项目将成为俄罗斯多个地区的发展引擎,对两国经济均有实质价值。 美国舆论对这一合作的反应迅速且强烈。有媒体翻出数据,今年以来俄中从能源到科技领域的贸易往来规模已超过 590 亿美元,而能源合作始终是双边务实合作的核心。 美国专家在分析中指出,这种合作模式可能动摇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优势地位,此前中国已与巴西、阿根廷等能源供应国尝试类似结算方式。这种担忧似乎投射在了特朗普的联大演讲中,他在提及 “全球能源秩序” 时,突然提高音量,称 “某些国家的合作正在破坏平衡”,却未明确点名。 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化并非偶然。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协作已持续多年,从早期的原油、煤炭进口,到 Tianwan 核电站等项目,再到如今的长期供应合同,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驻俄大使曾提到,能源合作是两国元首每次会面的重要议题,也是历年联合公报的核心内容之一。佩斯科夫也强调,这类跨地区项目对俄罗斯而言尚属首次,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联大演讲的热度渐渐褪去,中俄能源合作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特朗普在演讲中那些情绪激动的表述,如今被赋予了新的解读视角。 国际市场开始关注人民币在能源交易中的角色变化,而美国如何应对这一 “史无前例” 的战略合作,也成了地缘政治讨论的新焦点。这场从联合国讲台延伸到能源领域的连锁反应,正悄然改变着全球格局的讨论方向。
难怪川普在联大情绪失控,克宫突然向全球宣布:中俄达成“史无前例”的战略合作 川
百日依山尽
2025-09-25 14:31: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