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在莫斯科的寒冷审判厅里,李德因其在“反围剿”中的惨痛失误,面临共产国

运赛过去 2025-09-25 16:45:01

1939年,在莫斯科的寒冷审判厅里,李德因其在“反围剿”中的惨痛失误,面临共产国际的严厉审查,刘亚楼,作为那场审判的重要证人,站在台上,情绪激昂地对李德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指责。 第五次反围剿就是李德大显身手的“舞台”。1933年秋天,国民党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大军,飞机大炮齐上阵,封锁中央苏区。李德主张在国门外迎敌,喜欢打那种死守堡垒的消耗战。毛泽东和张闻天都劝他,别硬扛,用运动战和游击战避开敌锋芒,可李德不听,一意孤行。广昌保卫战就是典型例子,红军死守城池,国民党飞机轰炸,炮火连天,红军战士冲锋时成片倒下,伤亡上万,最后还是撤了。这仗打得红军元气大伤,根据地从江西大片土地缩水到弹丸之地。李德还觉得这是“正规战”的胜利,哪里知道这套欧洲规矩在中国就是自掘坟墓。整个反围剿过程,红军从八万多人打到两万多,损失了六万多骨干,李德这顾问当得,简直是雪上加霜。 长征开始后,李德还握着指挥权,刚出湘江,他就下令消极避战,结果红军绕道迷路,掉进泥沼,丢下大批辎重和伤员。湘江战役,红军渡河时国民党火力封锁,损失惨重,从八万六千人锐减到三万。李德在后方划地图,指挥部里转悠,前线战士却在枪林弹雨中拼命。这时候,党内对他的不满像火山一样憋不住了。遵义会议上,大家终于爆发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他们轮番发言,点出李德军事教条主义的问题。会议结果,李德指挥权被剥夺,军事顾问位置也悬了空。红军从此转向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一路甩掉追兵,胜利抵达陕北。 李德虽然丢了权,但没马上滚蛋,他留下来当“观察员”,跟着红军走完全程长征。这一路上,他亲眼看到红军战士的顽强,雪山草地过得有多苦,也看到毛泽东指挥的灵活性。到了陕甘根据地,李德开始教军事课,窑洞里点油灯,讲苏军战术,但慢慢地,他接触中国革命的实际,认识到自己那套不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德还在延安帮忙,但党内对他还是有意见,他名声差,脾气大,总爱骂人,还传出些作风问题,比如追女人、摆架子啥的。朱德带兵打鬼子,他还当面指责朱德“油滑”,不听他的命令。这话传开,红军干部谁不窝火? 1939年,共产国际发电报,让他回莫斯科汇报。李德坐船从上海出发,心里估计有数,但没想到一到就摊上大事。共产国际执委会监察委员会直接对他审查,时间是12月,地点莫斯科。审查会除了监委会成员,还有周恩来、任弼时、毛泽民、刘亚楼这些中国同志,师哲负责翻译。这事不是小打小闹,是共产国际根据中共意见,严肃处理李德在中国犯的错。毛泽民早几个月就写了报告,点出博古和李德的军事失误,刘亚楼、林彪也联名上报,列举李德瞎指挥导致的损失。 刘亚楼是审查会上第一个发言的证人。他1910年生在福建武平一个穷山村,早年光脚在田里干活,1929年投身红军,从通讯员干起,很快就升到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长征中,他率部过湘江、雪山、草地,亲历血战,积累了真刀真枪的经验。到了陕北,他管整编工作,1938年去苏联治旧伤,顺便参与国际事务。刘亚楼这人直性子,战场上勇猛,会议上不拐弯,审查会上他直奔主题,先说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李德不懂中国山川,就让红军在平地跟国民党硬拼,广昌一仗阵地战打成死局,战士们白白送命。然后他讲长征初期,李德避战策略让部队迷路,损失骨干。接着,刘亚楼还点出李德的坏脾气,在延安骂朱德“老油条”,仗着顾问身份耀武扬威,还作风不正,名声臭了。刘亚楼这些话说得重,句句戳痛处,审查员们听着都点头。 周恩来接着发言,他胳膊还裹着绷带,语气稳当,先肯定李德来华的热情,但强调军事要结合国情,不能生搬硬套。任弼时和毛泽民也补充细节,毛泽民的报告早铺垫好了,列出李德在反围剿中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退却中的保守主义”的双重错误。审查持续好几天,李德自己也写了检查,但有不实之处,比如推卸责任,说损失是中共自己的锅。监委会主席是个德国人沃洛列,对李德有点倾向谅解,但程序得走。整个过程,共产国际听取了中方意见,严谨处理这国际事件,毕竟李德是他们派去的,丢脸也丢到家了。 审查结果出来了,李德有错,但免予处分。理由是,他只是顾问,没决策权,中国革命的责任在中共自己,共产国际不宜重罚。这处理听着轻,但实际是变相否定李德在华工作,他被禁止再管中国事务,还得对经历保持沉默。回想起来,这结果还算公道,共产国际没护短,但也没赶尽杀绝。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