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25 20:45:12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说起中俄之间的那些旧账,得从十九世纪中叶说起。那时候清政府正忙着应付英法联军的炮火,沙俄瞅准机会,趁火打劫。先是1858年的瑷珲条约,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军压力下签字,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拱手让出。这块地包括了从黑龙江口到外兴安岭一带的广大区域,本来是中国祖祖辈辈的牧场和渔猎地。两年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又补了一刀,确认了瑷珲的内容,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直至海边的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划给俄方,包括了后来建成的海参崴港。总共算下来,沙俄通过这两份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手里夺走了大约一百四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数字不是随便说说的,根据历史档案和地理资料,黑龙江北岸那片黑土平原和乌苏里江东的林海雪原,就这么没了。清政府当时国力衰弱,边防空虚,沙俄的扩张野心赤裸裸地摆在那儿,利用列强入侵的乱局,强行蚕食东北边疆。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人记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谁也没忘。不是为了天天翻旧账,而是作为一堂活生生的课,提醒后人边境安全不能掉以轻心,外交上得有底线。 这份记忆不是死记硬背的仇恨,而是融进了国家发展的骨子里。看看后来的中俄关系轨迹,就能明白。中国人做事从来不一根筋,二战时苏联援助中国抗战,建国初期又帮着搞工业基础,那些老照片里苏联专家和技术设备,到处都是。这段恩情也记着。冷战后期,中苏关系一度紧张,边境对峙,但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开始一步步修复。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2001年边界协议签了,东段界线终于尘埃落定。勘界队沿着江河走了一遍,立了新碑。这些步骤稳扎稳打,没急着翻旧账,而是先把现实问题摆平。历史教训在那儿摆着,但合作的空间也得留。中国外交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分清主次:领土主权是红线,碰不得;但能源安全、经济互补是当下刚需,得抓牢。 转到今天,中俄合作最实打实的,就是能源这块儿。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本来是它的王牌资源,现在大半流向中国市场。你看2024年全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高达1.09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近两成,稳坐第一大供应商宝座。进入2025年,虽然上半年出口量小幅下滑到4911万吨,同比降了10%,但这主要是全球油价波动和运输调整的影响,俄罗斯仍是不可或缺的来源。想想看,这些黑油从西伯利亚油田抽出来,顺着中俄原油管道一路南下,抵达大庆和山东炼厂,直接进中国路网。管道全长近五千公里,建好后年输油能力一千万吨以上,基本绕不开美元的影子,全靠两国协议直供。这不光是买油那么简单,对中国来说,稳定能源进口是保工业运转的命脉;对俄罗斯,西方制裁后,东方市场成了救命稻草。石油贸易额2025年上半年虽降到250亿美元,但全年预计还能保持高位,互补性拉满。 天然气合作更是一骑绝尘。中俄东线管道是重头戏,这条线从黑河起点,穿越东北平原,直达上海,全长五千多公里,是中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工程。2024年它就实现年输380亿立方米满负荷运行,2025年上半年已输送1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30%。到年底,全年目标直奔380亿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进口的35%以上。俄罗斯的亚马尔项目和远东路线也跟上,2025年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预计超830万吨,比去年多出3%。这些气从西伯利亚的冻土里挖出来,压缩进管网,抵达华北和长三角的工厂锅炉,直接点燃生产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数据,2024年对华管道气237亿立方米,2025年还会增,远东段新线一投产,年增100亿立方米,总量冲到480亿。为什么这么猛?因为中国能源需求旺盛,天然气消费2025年预计增2%到3%,进口占比超40%;俄罗斯呢,被欧盟限气后,转向亚洲是必然。两国签的能源路线图,2025年4月刚敲定,原油贸易再提3000万吨,天然气项目年内启动。这合作不是空谈,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产能达产时间表一目了然。 再说金融结算,这事儿更接地气。过去中俄贸易大都走美元通道,费时费力,还容易被西方卡脖子。现在呢,九成以上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过账。俄罗斯央行2024年底报告,国际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已占35%,对华出口人民币占比34.5%,进口36.4%。2025年最新数据,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高达95%,几乎全覆盖。海关统计,2024年中俄贸易额2448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延续势头,出口进口双双稳增。企业签合同时,直接标人民币支付,银行间清算系统CIPS一键搞定,汇率实时对冲。俄罗斯外汇储备里,人民币份额从2021年的0.4%飙到现在的三成多,卢布对人民币汇率2025年4月稳定在1:0.088左右。这种务实合作,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不掺杂意识形态。

0 阅读:0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