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突然发现本轮谈判完全不对劲,中国步步都是杀手锏,他愤怒指责,中国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时机完全不对劲,他们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英伟达。 9月15日这天,中美谈判刚进行到关键阶段,突然一个重磅消息砸下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英伟达涉嫌垄断展开进一步调查。 他当场拍了桌子,愤怒指责中国选择的时机太过刻意。“你们的目标根本不是制裁英伟达!” 这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在场的中美官员都听得一清二楚。他坚称这场调查是谈判桌上的 “杀手锏”,是冲着打乱美方节奏来的。 可稍微懂点反垄断规则的人都知道,这场调查从来不是临时起意的筹码。事情得追溯到 2020 年,英伟达收购以色列迈络思科技时,市场监管总局就曾附加过严格的限制性条件。 当时审查发现,两家企业在 GPU 加速器与专用网络设备市场存在相邻关系,交易可能排除竞争,最终以英伟达承诺合规才获批。如今启动进一步调查,本质是核查其是否遵守了当年的承诺。 英伟达的市场地位早已不是 “领先” 能概括的。富国银行今年 2 月的数据显示,这家公司 2023 年在全球数据中心 GPU 市场的份额高达 98%。AMD 的 1.2% 和英特尔的不足 1%,根本构不成有效竞争。 2024 年第三季度,其显卡市场份额更飙升至 90%,在 AI 芯片领域几乎形成了独家垄断的格局。这种统治级地位让它有恃无恐,行业观察者吴涛就指出,英伟达不仅排除新竞争者,还受美国法案影响,无法按公平原则对华销售产品。 更关键的是,盯上英伟达的不止中国一家。今年 7 月,法国反垄断机构已经率先动手,他们担忧整个 AI 行业过度依赖英伟达的 CUDA 平台。欧盟委员会紧跟着发出调查问卷,核查其是否捆绑销售 GPU 与网络设备。 连美国司法部都在 8 月启动了调查,起因是竞争对手投诉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威胁提高选择 AMD 芯片客户的设备售价。全球监管机构的集体行动,足以说明问题不在 “时机” 而在 “事实”。 英伟达自己也早有算计。中国市场(含香港)在其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中占比 12.7%,115.7 亿美元的收入分量不轻。 可受美国芯片法案影响,它又无法按公平原则对华销售高端产品,早前还传出过停止供货的消息,虽然后来辟谣,但信任裂痕已然存在。为了规避风险,它甚至在越南建起新的半导体基地,试图将中国市场当作可进可退的备胎。 中国的调查从来不是针对某家企业,更不是谈判桌上的阴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利剑,指向的是任何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 要知道,英伟达被查当晚,其市值就蒸发了 6400 亿元人民币。这背后不是行政打压,而是市场对垄断风险的正常反应。电霰科技创始人祝凌云就表示,这恰恰能给国内的 “英伟达们” 腾出发展空间。 贝森特或许忘了,中国从来不会用执法权做交易。谈判归谈判,执法归执法,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英伟达要是真没违规,何惧调查?要是遵守了当年的承诺,又怎会引来监管介入? 他愤怒的本质,可能是怕垄断地位被打破,怕中国市场这块肥肉掉了队。毕竟黄仁勋今年 4 月还在北京表态 “愿深耕中国市场”,如今却要面对合规考验。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 “时机不对劲”,分明是英伟达的垄断账早该算算了。中国要的不是制裁谁,而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贝森特的指责更像一种心虚的表现,毕竟在绝对的事实面前,任何道德绑架都站不住脚。这场调查,不过是中国用行动告诉所有企业:市场欢迎强者,但绝不纵容霸者。
英伟达彻底失控,老黄脸都打肿了!本以为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反垄断调查就完了,没想到
【29评论】【24点赞】